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5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真空自冻结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液态、浆态和固态三种不同类型的物料为对象,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真空室压力、物料含水量和尺寸对抽真空自冻结的降温速率和对冻结最终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不同物料要达到抽真空自冻结的目的,首先物料自由水的含量需大于一定值,其次物料尺寸需适当,且自冻结的最终温度取决于真空室的极限压力。并对实验数据近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实验物料抽真空自冻结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类金刚石碳膜高温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空、航天、核能等高尖端技术迫切要求使用耐高温、耐磨、低摩擦的固体润滑涂层以保护金属零部件的表面,增加发动机、推进器等航空、航天等领域关键零部件的工作效率、输出功率和使用寿命。上世纪80年代国际摩擦学界根据工业和国防的需要将高温润滑涂层和耐磨材料定为摩擦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温工况条件下类金刚石碳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成果,总结了类金刚石碳膜在高温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规律,阐述了类金刚石碳膜高温摩擦学行为的分析方法,提出了类金刚石碳膜高温摩擦学性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真空干燥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真空干燥的特点及分类;讨论真空干燥的国内外现状;探讨真空干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变焦光学系统是照相机、摄像机等许多光学器件中的关键元件,实现变焦光学系统的微小型化及增大系统的变倍比是一个长期目标。研制了一种三液体自变焦补偿透镜,可在外加电压作用下实现自变焦补偿功能,因此该透镜元件本身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变焦光学系统。通过高斯光学理论分析及Zemax模拟仿真验证了该系统的自变焦补偿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焦距变化范围为378~424 mm,变倍比为1.217,达到了预期目标,对变焦光学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彭润玲 《仪器仪表学报》2003,24(Z2):173-174
采用脉冲激光溅射方法将PZT/YBCO沉积在LaAlO3(LAO)基底上,所选择的烧结靶材是Pb(Zr0.94Ti0.06)O3+2%Bi2O3.沉积YBCO和PZT薄膜的基底温度分别为710℃和570℃.整体结构PZT/YBCO/LAO在600℃的基底温度下退火15min.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观察了薄膜的结晶状态,利用P-V曲线估计PZT薄膜的电学性质,并测量出薄膜的介电常数与频率(ε-f)以及介电损耗与频率(tanδ-f)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6.
采用脉冲激光溅射方法将PZT/YBCO沉积在LaAlO3(LAO)基底上,所选择的烧结靶材分别是不掺杂的Pb(Zr0.94Ti0.06)O3和掺有2%Bi2O3的Pb(Zr0.94Ti0.06)O3.沉积这两种薄膜时所选择的工艺参数均相同.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比较了两种薄膜的结晶状态,利用P-V曲线比较了两种薄膜的电学性质,并测量出这两种薄膜的介电常数与频率(ε-f)以及介电损耗与频率(tanδ-f)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真空干燥设备的种类、规格、用途和选型方法,供使用真空干燥设备的用户采购设备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保持螺旋藻活性的最佳冷冻条件,研究了冷冻过程凝固界面和螺旋藻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现象,在考虑细胞和冰界面之间的耦合传热传质、膜的传输特性和凝固界面的移动过程的情况下,建立了螺旋藻细胞冷冻过程冰界面与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检查了螺旋藻细胞被冰界面包围过程的温度场和浓度场,研究了螺旋藻细胞被冰界面包围过程中细胞体积的收缩情况及影响因素.计算结果表明,膜的渗透性和冷却速率是影响细胞体积收缩的主要因素.该模型可优化减小螺旋藻细胞损伤的最佳冷冻条件.  相似文献   
9.
10.
退火温度对DLC膜热稳定性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分别在氮化硅陶瓷球和高速工具钢圆盘表面制备了类金刚石(DLC)膜。使用箱式电阻炉对DLC膜在大气环境中进行高温退火处理以研究环境温度对DLC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分别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和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退火处理前后DLC膜的结构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摩擦副磨损表面的形貌。研究发现,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DLC膜中sp3杂化键向sp2杂化键的转化加快,当退火温度为600℃时,DLC膜发生严重的石墨化。而当退火温度为400℃时,DLC膜的摩擦系数及磨损率最小。拉曼测试表明400℃退火处理后DLC膜表层含有Si及SiO2,在摩擦过程中形成了含SiC的转移膜,使得DLC膜的摩擦系数明显降低,磨损减小。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处理对DLC膜的热稳定性和摩擦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