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通量制备可通过并行合成策略快速获得大量成分准连续或梯度变化的样品, 从中筛选出具有最佳成分与性能的目标材料, 将传统的“试错法”研发模式变革为系统寻优的新模式, 可以显著提高研发效率。高通量制备实验还可与材料计算和机器学习等虚拟实验相辅相成, 验证计算结果, 并为数据挖掘和应用提供更丰富的实验基础。本文综述了微纳粉体样品库高通量并行合成方法和进展, 这些典型的高通量制备方法为功能粉体材料研发工作者加速实验进程提供了新思路和高效合成路径, 已应用于催化剂、荧光粉、红外辐射材料、电催化材料等的快速发现和优选, 并将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和规模, 凸显其先进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铸造铝合金在诸多方面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阐述了铸造铝合金强化的途径,包括合金化、变质处理、晶粒细化和熔体处理.研究和试验表明,铸造铝合金可以通过上述方法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3.
真空硅热法炼锶的热力学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力学方法计算并分析真空硅热法炼锶的反应自由能和临界还原温度.结果表明,造渣反应和真空工艺可有效降低反应自由能,并可将反应临界温度由标准状态下的2 876 K降低到1 100 K以下.通过真空硅热法炼锶实验获得纯度(质量分数)为98.53%的金属锶,锶的收得率为55%.经XRD技术分析,反应后残留渣团的主要成分为2SrO·SiO2,并掺有少量的SrO·SiO2.  相似文献   
4.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的B掺杂ZnO薄膜具有良好的光散射特性,可以用作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前电极。以Zn(C2H5)2和H2O为前驱体,B2H6为掺杂物,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玻璃衬底上生长了B掺杂ZnO薄膜。通过XRD、FESEM、四探针测试仪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特征、微观形貌及导电性能进行表征,着重研究了(110)取向的BZO薄膜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厚度在500nm以下的BZO薄膜主要表现为(002)取向,随着厚度的增加,薄膜取向开始向(110)转变。所得BZO镀膜玻璃在400~1 000nm范围内总透过率80%,雾度最高可达28%(550nm),方块电阻最低约7Ω/□,电阻率最低约1.0×10-3Ω·cm。  相似文献   
5.
纳米多层膜具有很多特殊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阐述了多种纳米多层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电化学沉积法、物理和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组装技术以及其它制备技术。大量研究和试验表明,不同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多层膜具有其特殊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快速、高通量的实验方法对材料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温热处理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然而针对材料基因工程所需的材料样品库快速热处理技术目前尚是空白。本文报道了一种可用于快速高温热处理阵列样品的多束激光并行加热系统, 介绍了多束激光并行加热系统的设计原理、工作方式、结构细节和软件设计。该装置具有激光加热时间、功率、光斑大小可独立调节、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最大单束激光功率大于100 W, 每束激光的最大稳定加热温度约为2000 ℃。作为典型的应用示范, 进行了一系列Ce3+掺杂钇铝石榴石发光陶瓷的烧结实验,加热温度分别为1400、1500和1600 ℃, 保温时间分别为180、360和540 s, 仪器按照设置好的加热位置和加热曲线自动运行。结果表明: 采用多束激光并行加热系统, 可以在几分钟的热处理时间内获得结晶度和发光性能良好的烧结样品, 比传统制备工艺十余小时的烧结时间大幅缩短。这将为高温热处理的条件筛选和高通量制备提供一种节能省时的新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影响冷轧基料SPHC酸洗效率的因素,从钢水残余元素控制、层流冷却方式、开轧温度、卷取温度、润滑技术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结果表明,热轧带钢表面质量良好,冷轧酸洗效率得到提高,赢得了客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