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8篇
建筑科学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Two kinds of CACs with different monocalcium aluminate(CA) contents were used in the PC/CAC(PAC) mixtures. Effects of CA and CACs on the properties of PAC were analyzed by setting times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s, and also by means of calorimetry, XRD, DTA-TG and ES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PAC mortars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ontent of CAC while it declines sharply with a higher content of CA in CAC. Compared with neat PC paste, the content of calcium hydroxide in hydrates of PAC paste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and the hydration time of PC is prominently prolonged. Additionally, the higher the content of CA in CAC, the more obviously the hydration of PC is delayed, confi rming that the CA phase in CA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lay of PC hydration.  相似文献   
2.
吴凯  韩好  汪琪  胡源  徐玲琳  高云 《硅酸盐学报》2021,(11):2470-2477
借助纤维素/聚乙烯醇(PVA)水凝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特性,可缓解由正负温变化导致的水泥基材料损伤破坏。在分析纤维素/PVA对水泥基材料流动性、冻融循环前后力学性能影响基础上,研究了水凝胶复合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孔、裂缝等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纤维素/PVA溶液提高了水泥浆体的流动度;经冻融循环的纤维素/PVA溶液形成了交联网络状结构,提高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总孔隙率,但有效缓解由于冻融循环作用而导致的强度下降和损伤。  相似文献   
3.
硅酸盐水泥与铝酸盐水泥混合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由硅酸盐水泥与铝酸盐水泥组成的二元体系,以及掺石膏后三元体系的凝结时间、力学性能、体积变形等,水化硬化机理和应用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建筑中存在的缺陷对建筑的长期安全使用极为不利,因此需要对混凝土建筑中的缺陷进行及时的发现,并进行修补。本文介绍了常用的混凝土缺陷无损检测方法,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分别用萘系减水剂和Glenium〇R 6000 SDC系列聚羧酸减水剂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的电通量和碳化深度,探讨两种减水剂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Gle-nium〇R 6000SDC系列聚羧酸减水剂时,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碳化性能比掺萘系减水剂时更优良;且当Glenium〇R 6000 SDC系列聚羧酸减水剂掺量增加,混凝土达到自密实状态时,早期强度虽略有降低,但抗碳化性能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低温养护对硫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石膏三元体系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干燥收缩等宏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的水化产物。结果表明,低温及石膏掺量均影响着水化产物钙矾石及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的生成,从而对宏观性能产生影响。石膏掺量较低时,低温对凝结时间影响不大;石膏掺量较高时,低温大幅延缓了凝结。低温养护延缓三元体系的早期水化,明显降低早期强度及干燥收缩,但对后期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圣保罗法(Cemburaeau法)研究了孔隙率及含水率与气体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凝土气体渗透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含水率——含水率越大,混凝土的气体渗透性越差。绝干状态下混凝土的气体渗透系数与孔隙率间存在线性关系,而水平衡状态下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VGM模型可有效拟合气体在混凝土中的渗透,简化了测试过程,且适用于各种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0~20℃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及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研究0℃、5℃、10℃及20℃时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并进行凝结时间及力学强度测试。结果表明,温度越低,硅酸盐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越长,水泥早期的水化程度和力学强度也越低;但水化后期,水泥水化产物C-S-H凝胶明显细长,水化产物间距较小,大孔减少且孔隙分布更均匀,水化程度和后期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5℃、20℃和40℃养护下矿渣硫铝酸盐水泥的强度发展、水化放热、干燥收缩、水化产物及孔结构演变。结果表明,不同于硅酸盐水泥,矿渣硫铝酸盐水泥早期水化生成较多钙矾石,但累计放热量较低。养护温度越高,矿渣硫铝酸盐水泥石的早期力学强度越高;但20℃下后期抗压强度显著提升,远超过其他温度。相应的,源自小孔内水分蒸发产生的较大孔壁压力,20℃下水泥石表现出最显著的收缩行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4种铝酸盐水泥(CAC)常见水化产物CAH_(10)、C_(2)AH_(8)、C_(3)AH_(6)、NO_(3)-AFm与氯离子充分结合所得Fs样品在高温和碳化前后的氯离子结合量、浸泡液pH值、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等,研究了温度和碳化作用对CAC水化产物与氯离子结合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仅影响CAC水化产物物理吸附氯离子的稳定性,对化学结合稳定性基本无影响;碳化作用导致Friedel's盐溶解,生成以方解石为主的CaCO_(3),使浆体中的自由氯离子浓度增加;相比之下,CAH_(10)、C_(2)AH_(8)与氯离子结合后的Fs样品抗碳化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