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热等静压技术制备了Ti(C,N)基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对表面处理前后材料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密度变化作了分析比较.并用EPMA对材料表面处理后的主要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测试,同时从热力学和孔隙度对材料性能影响的角度分析了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
多弧离子镀制备硬质梯度薄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鲜梅  熊惟皓  郑立允  周风云 《材料导报》2006,20(1):135-136,142
介绍了多弧离子镀在金属陶瓷表面沉积硬质梯度薄膜的技术,用X射线衍射法对表面形成的薄膜进行了物相分析,并对材料的金相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抗弯强度以及膜与基体的结合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多弧离子镀处理能在金属陶瓷表面形成硬质梯度薄膜,膜与基体的结合力良好,表面硬度大大提高,而材料的抗弯强度却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Ti(C,N)基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鲜梅  熊惟皓  杨勇  郑立允 《功能材料》2006,37(2):238-240,246
利用热等静压技术高温高压的特点,在金属陶瓷的基体上获得了硬质梯度涂层.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N化后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高温高压N化能在表面形成硬质梯度薄膜,表面区域N的活度梯度是促使各合金元素迁移形成氮化表面层特征组织的最终驱动力.表面硬度和心部韧性提高,并且硬度由表及里逐渐减小,这是由于高温高压氮化处理使材料中的孔洞闭合,微裂纹和缺陷的减少使得材料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刀具材料表面处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渗氮、气相沉积、等离子改性以及复合表面处理技术等在切削刀具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晏鲜梅  熊惟皓  郑立允 《材料导报》2005,19(Z1):352-355
Ti(C,N)基金属陶瓷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概述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发展历史,总结了陶瓷刀具和涂层陶瓷刀具的特点和应用现状,介绍了几种使用较多的涂层方法,最后简单展望了金属陶瓷涂层刀具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高温高压氮化处理制备硬质梯度薄膜技术.采用金相显微分析、X衍射分析及电子探针线扫描等方法对真空烧结体及高温高压氮化处理的金属陶瓷材料做了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经过高温高压氮化处理后的金属陶瓷在表面形成了一层金黄色的TiN薄膜;孔隙度和密度的测试结果显示金属陶瓷材料变得更加致密,材料的致密以及缺陷的减少使得金属陶瓷的显微硬度大大提高;电子探针线分析的结果表明金属陶瓷中主要合金元素发生了重新分布,而且从表面到心部形成了浓度梯度.并从热力学角度对其形成机理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用热等静压(HIP)技术制备了Ti(C,N)基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对热等静压氮化处理前后的组织结构、硬度以及密度变化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HIP技术能在金属陶瓷表面形成硬质薄膜,表面硬度提高,并且硬度由表及里逐渐减小,这是由于高温高压氮化处理使材料中的孔洞闭合,微裂纹和缺陷的减少使得材料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氮化钛硬质薄膜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鲜梅  熊惟皓 《材料导报》2006,20(Z1):236-238
随着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涂层方法越来越多,膜的种类也层出不穷.氮化钛薄膜因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几种制备氮化钛硬质薄膜的新方法、形成机理以及其优缺点,并展望了今后的涂层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用热等静压技术制备了Ti(C,N)基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对表面处理前后材料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密度变化作了分析比较.并用EPMA对材料表面处理后的主要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测试,同时从热力学和孔隙度对材料性能影响的角度分析了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