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4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云巧  王东冬 《计量学报》2003,24(4):348-351
选择7种稀土元素:La、Ce、Sm、Eu、Yb、Lu、Y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纯稀土氧化物(≥99 99%)为原料,经ICP MS及ICP AES对纯度进行分析后,分别制备成浓度为1000μg mL的稀土溶液标准物质。采用准确、可靠并能溯源的EDTA络合滴定法进行量值核对、均匀性及稳定性检验。对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全面的评定。研制的稀土溶液一级标准物质,总不确定度优于0 6%,稳定性达两年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将钡-硫酸钡重量法发展成为可行的基准方法,选定浓度为20mg/g的钡溶液为研究对象,采用重量法与仪器分析相结合,测定溶液中钡含量和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的量值,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重量法与仪器分析相结合,明显改善了测量重复性,提高了测量不确定度,得到扩展不确定度为0.08%(k=2)。  相似文献   
3.
一、基准方法的定义及其发展 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考虑到化学测量结果对环境保护、国际贸易、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重要性,为了推进建立国际化学测量溯源体系,实现各国测量结果的等效一致,在1993年成立了物质量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Amount of Substance-CCQM).CCQM是国际计量局(BIPM)的一部分,是国际上最具权威的化学计量组织,其成员包括30多个国家或组织的40多个研究机构,中国也是其成员之一.CCQM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化学测量的准确度和溯源到SI单位.  相似文献   
4.
李云巧 《现代仪器》2003,(2):49-50,48
<正> 0 引言 入世以来,我国实验室认可、质量体系认证或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工作正在蓬勃发展,但是这些工作的相关技术法规依据还不健全,尤其是针对大型仪器的规程更是缺少科学实用的检定  相似文献   
5.
6.
0引言   入世以来,我国实验室认可、质量体系认证或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工作正在蓬勃发展,但是这些工作的相关技术法规依据还不健全,尤其是针对大型仪器的规程更是缺少科学实用的检定规程.   ……  相似文献   
7.
选择氯化钡为原料,经纯度分析后,配制成目标浓度为20 mg/mL的钡溶液标准物质.采用BaSO4重量基准法与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均匀性检验、稳定性监测与定值.对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将各影响量降至最低水平,利用仪器分析法准确测定各影响因素的量值,并逐一进行修正;全面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研制的钡溶液标准物质不确定度为0.08%(k=2),稳定性达1年.  相似文献   
8.
李云巧 《中国计量》2009,(11):71-74
实际检测工作中,样品种类繁多、基体复杂、成分各异,而且含量水平差别很大,因此需要使用基体、成分、含量尽可能地与待测样品接近的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这就需要研制大量不同基体的标准物质,以满足实际检测工作的需要。基体标准物质通常是指标准物质的候选物取自天然基体(或模拟合成),并按照标准物质的要求进行制备.  相似文献   
9.
于志辉  田密  谢佳  夏定国  李云巧 《功能材料》2006,37(12):1991-1994
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纳米态Au-Pt/半胱氨酸/Au电极,TEM、ED、XPS等研究表明双金属纳米粒子为Au合金,粒子的平均粒径<10nm;通过组装时间可以控制双金属纳米颗粒组装的数量.对组装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SEM对其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自组装方法可以制备纳米态Au-Pt/半胱氨酸/Au电极,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李云巧  崔婷  王道 《计量学报》2006,27(1):77-80
介绍了磷溶液标准物质的研制。选择磷酸二氢钾为原料,经提纯后,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00μg/mL的磷溶液标准物质。采用准确、可靠并能溯源的磷钼酸喹啉重量法进行定值、均匀性检验及稳定性检验。对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全面评定了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研制的磷溶液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扩展不确定度为0.5%(k=2),稳定性达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