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述了目前一维纳米材料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单根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带或纳米线制作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在室温下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漂移小的优点,但由于制作成本高昂、检测条件苛刻,离实用还很远.将氧化物一维纳米材料用于制作旁热式气敏元件,在保持其高灵敏度的同时提高稳定性,有助于解决旁热式气敏元件实用中存在的稳定性差的问题,将成为目前实用化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远程水质监控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和GPRS的远程水质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CC2530模块构建无线水质数据采集网络,通过双串口单片机STC12C5A60S2实现数据汇聚和对GPRS模块的控制,利用GPRS模块接入Internet,通过TCP/IP协议将水质数据发送到数据管理中心,实现对水质的远程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组网简单,系统稳定性高,成本较低,达到了设计要求,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相似文献   
3.
本语文通过共沉淀工艺合成了复合氧化物Ln0.67Sr0.33MnO3(Ln=La、Pr、Nd、Sm)与传统陶瓷制备方法相比,成相温度降低约450℃,经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得复合氧化物为立方钙钛矿结构,晶胞参数随稀土离子半径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样品的四极法电阻率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中的稀土离子Ln的离子半径对其本身的地电性起决定性的作用,应用双交换理论,样品中的稀土离子Ln的离子半径对其本身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4.
人造金刚石酸洗触媒废水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亚栋  郑化桂 《化学世界》1993,34(10):507-508
用酸除去人造金刚石合成试棒的触媒金属,产出大量含Ni、Mn、Co等有价成分的废液。本文研究提出了从该类废液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成功地生产出合格的工业镍、锰盐和钴渣。金属综合回收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5.
AgBr纳米颗粒和纳米线的微乳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环己烷/Triton X-100/正戊醇/水相的微乳体系中,合成了均一的AgBr纳米颗粒. 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得到了AgBr的纳米线.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条件对于产物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804螯合萃取剂对铜铁钴镍萃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亚栋  王华 《化学世界》1994,35(3):130-132
本文研究了新型羟肟萃取剂7804对Cu(Ⅱ)、Ni(Ⅱ)、Co(Ⅱ)和Fe(Ⅲ)等在酸性和氨性硫酸盐体系中的萃取性能,并用它实现了混合液中铜镍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N530溶剂萃取法成功地从硬化油催化剂工业排出的含镍废水中提取镍。通过对废水进行氧化除铁后,直接萃取,用稀H_2SO_4反萃,反萃液经蒸发浓缩结晶,获得了AR级硫酸镍产品。  相似文献   
8.
纳米光催化材料在空调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简要介绍了纳米光催化材料光 解室内空气中VOC(挥 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及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应用情况,特别是日本在空气净化器中的应用,认为近期应加强理论研究,除开发家用空气净化器外,还应重视该技术在集中空调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星间链路是导航卫星实现精密定轨和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导航卫星通过星间链路完成伪距测量和数据交换,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的时空基准,保证系统持续提供精准导航服务.本文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情况和发展趋势,首先对星间观测和信息传输频段进行了介绍,然后从天线特征,多址控制方式和网络拓扑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常见星间链路的工作体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Eu^3 掺杂的SrB4O7、SrB2O4、Sr2B2O5、Sr3B2O6荧光体.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中Eu^3 的荧光发射是有区别的,Sr2B2O5:Eu^3 、Sr3B2O7:Eu^3 发射峰在610nm左右的红光区,SrB2O4:Eu^3 的发射峰在593nm的橙色区,而SrB4O7:Eu^3 则表现出了Eu^2 离子的特征峰,产生这种区别主要是由Eu^3 所处的配位环境不同造成的.荧光体SrB4O7:Eu^3 、SrB2O4:Eu^3 、Sr2B2O5:Eu^3 、Sr3B2O6:Eu^3 的最佳掺杂浓度为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