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3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为提高压机运行精度与稳定性,设计一种适用于倍福PLC 的螺距误差补偿方法。依据激光干涉仪测量设 备进给轴运行范围内不同点位的误差值,计算出对应位置的补偿值,通过相应算法实现对设备轴的定位进行补偿, 从而提高进给控制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设备轴螺距误差有显著改善,明显提升设备轴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2.
李天添  赵丹华  赵江洪 《包装工程》2017,38(22):207-211
目的探讨汽车造型姿态的内在规律,研究汽车造型姿态的认知属性。方法将姿态特征划分为特征结构层与特征表现层。以原型模式识别理论为指导,提取姿态特征,建立特征组。对21位专家被试进行了意象配对与语义抽取的调研,分析了汽车造型姿态的功能属性和语义词。结果研究确认的功能属性为,前后脸行为倾向为同向的状态表现为攻势的态势,前后脸行为倾向为异向的状态表现为均衡或御势的态势。另外,针对汽车造型姿态的4种状态,抽取了4组语义词,语义词分布的差异反映了态势属性的认知差异。结论不同状态下的姿态特征组存在认知差异,研究结果将能够为设计方案的处理增强指向性,并辅助与支持设计方案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王正通  赵丹华  李天添 《包装工程》2020,41(16):223-229
目的研究汽车内空间中的动线概念,探讨车内驾驶行为的分布与演变规律,结合车内驾驶行为的可视化与规范化的表达结果,为汽车内饰的空间布局设计提供设计依据和评价方法。方法结合建筑空间中的动线理论和汽车人机交互中的驾驶任务,提出汽车空间动线的概念;利用德尔菲调查法,组织专家用户进行关于车内空间动线的调查,获取汽车空间动线及其分布趋势和变化规律。结果主要空间动线的数量变化较小,分布位置变化小且渐趋集中;次要空间动线数量上从无到有,分布位置上变化较大并且由分散变为集中。结论提出汽车空间动线的概念,发现奔驰品牌下不同时期汽车内空间动线的变化规律,获取汽车空间动线的基本表达形式,完成对汽车空间动线的规范化过程,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辅助设计师完成设计信息的获取和表达。  相似文献   
4.
孙慧  李天添 《酿酒》2012,39(1):86-88
目的:对比将灭菌蒸馏水、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及缓冲蛋白胨水作为稀释液进行食品菌落总数检测的结果,初步探讨各类稀释液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六大类共90份食品,同时使用不同稀释液进行菌落总数检测,通过其检测数据的配对t检验,分析其相关性并探讨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多数食品使用蒸馏水的检测结果偏低,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和生理盐水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使用缓冲蛋白胨水检测结果偏高,以磷酸盐缓冲液结果为参照,经配对T检验,使用蒸馏水、生理盐水、缓冲蛋白胨水结果的P值分别为:0.000、0.166、0.059,仅使用蒸馏水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蒸馏水在多数情况下(高盐高糖等食品除外)不利于菌落总数的准确检验,而使用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缓冲蛋白胨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大肠菌群MPN计数法与CFU计数法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慧  李天添 《酿酒》2012,39(3):93-94
大肠菌群是常见且重要的食品质量评价指标。如今,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和各类产品国家限量标准值都存在MPN、CFU两种计数单位并行的现象,结合两种技术方法的原理与作者多年从事食品检验的经验,对MPN单位与CFU单位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视觉认知的汽车内饰造型效果图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视觉认知理论,构建普适性的汽车内饰造型效果图评价体系。方法根据视觉特征整合理论,建立造型的视觉认知评价框架,萃取相应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赋值,建立内饰造型方案效果图评价体系,并通过实证案例检测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结果汽车内饰造型方案效果图的认知存在递阶的层级关系,评价指标具有基础性指标与增益性指标两种属性。结论汽车内饰造型方案效果图评价体系可以辅助设计师有效处理方案评审和完善过程,同时辅助企业进行相关决策。  相似文献   
7.
孙慧  李天添 《酿酒》2011,38(6):54-56
[目的]对比现行GB4789.3的各种方法和Petrifilm测试片法的计数原理、操作步骤、培养时间,比较研究Petrifilm测试片法与GB4789.3平板法的检测一致性。[方法]通过实际应用情况列表分析各种方法的差异;利用实验室保存菌株完成加标实验,对比不同食品在测试片平板上与自制VRBA平板上的检测情况;用不同种类的食品样品进行实际对比检测评价使用效果。[结果]Petrifilm测试片法具有操作简单、培养时间短等优点;Petrifilm测试片法与GB4789.3平板法在加标样和各类食品中检测中的结果,配对t检验的P值分别为0.37和0.16。[结论]Petrifilm测试片法检测大肠菌群,检测结果与GB方法高度一致,在操作上和时间上有较大优势,非常适合用于食品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初始概念中高层语义模糊不清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抽象设计问题与具体概念方案间的"鸿沟"。方法将高层语义视觉表征划分为意义获取与意象表达两部分。以意象图片作为视觉化表达的形式,以意象思维作为意义获取的途径,以符号作为视觉表征的研究工具。以场景层、特征层与形态层3个层次序列构建意象版,以案例应用验证其有效性及可行性。结果意象版工具中存在两条交互共生的线索,即意义线索与视觉线索。意象表达与意义获取的过程,体现了高层语义视觉表征过程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结论高层语义视觉表征的意象版具备一定程度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能够实现"尽意"即意义获取的目的与"立象"即意象表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