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太平洋部分呈同心状结构。它由太平洋中部的海洋克拉通、围绕海洋克拉通的太平洋活动带和太平洋边缘的古地台断续环所组成,同心结构被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不对称性地质构造所复杂化。海洋克拉通长期来,太平洋海洋克拉通被认为是统一的、构造稳定的、无地震的巨型构造(大洋型地台),并位于深海沟的内侧。Э.Зюсс等指出,在太平洋洋盆中存在着古老的稳定物质,这些物质的基底是厚度为4—6千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西北部分具有时代最古老的地壳,其明显的特征是中生代条带状磁异常呈非对称状。中生代磁异常带的存在有利于了解板块构造理论,为太平洋岩石圈板块的水平移动,以及板块的向北“漂”移提供了主要论据。通常认为:主要的构造现象发生在板块的边缘;但更可靠的概念指出,板块中部在构造上也不是不活动的。据近几年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结果来看,太平洋西北海盆在构造上的不匀一性很明显。这主要与在地形上清晰地显示出主体构造上的局部构造有关,其中最大的构造是沙茨基海隆。有  相似文献   
3.
<正> 已有的包括亚洲大陆东部、边缘海和毗邻的太平洋海区在内的亚洲—太平洋活动边缘的地球动力学研究,通常是建立在各种各样地质构造概念的基础上的。本文试图根据地球物理资料来获得关于区域地球动力状态的认识,我们简要地分析了主要的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在长期间停顿之后,对不整合的研究兴趣再度兴起。1973年,常基洪向国际地层分类委员会提议将受不整合限制的地质体划分出来,作为独立的类别,与其它地层学的划分并列,并给予相应的术语。最新地震勘探方法开发大陆架,使《地震地层学》获得很大的发展,它的基本单位是沉积系统(组合),受不整合面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整合面限制。从而促进了1981年国际地层分类委员会召集会议承认,在一定条件和  相似文献   
5.
<正> 1 概述本文将讨论太平洋和大西洋构造的粗略的特征,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对大洋构造的描述还很少,很可能,这是全神贯注于研究地球动力学,尤其是“新全球构造”特征的结果。本文作者一点也不想贬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科学意义,而且认为需要指出,许多地球动力学的结论如果与构造资料吻合的话,将会提供无与论比的令人信服的论据。  相似文献   
6.
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如何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培养适应农村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要求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使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时俱进,培养符合高职特色的人才?是值得我们每一位作为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教育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现实问题。笔者就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约在三十多年前,几乎同时对远东的二个巨大沉积盆地开始了紧张的研究工作,这二个盆地就是松辽盆地和阿穆尔-结雅盆地,目的是评价盆地的油气勘探远景。 在松辽盆地中,地质-地球物理测量获得了很好的结果,揭露了18个油田,其中最大的油田是大庆和扶余。以后,从1976年开始,每年开采50百万吨原油,即占中国石油年产量的一半。 由于许多原因,阿穆尔-结雅盆地的油气普查没有获得成功。关于这些原因已在《根据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的结雅-布列亚盆地的地质构造》等文献中,不止一次地叙述过了。然而,根据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在松辽盆地几千口钻井钻探中获得的各类资料,与世界上相类似的沉积盆地进行比较构造分析的资料,以及根据阿穆尔-结雅盆地及其周边的不同地质观点的某些新资料,有理由提出就不同参数与研究得非常详细并具有高产远景的松辽盆地进行对比,来再次重新评价阿穆尔-结雅盆地的含油气性。  相似文献   
8.
<正> 1 引言研究新生代沉积盆地时,完全可以应用现实论原则,因为引起盆地形成的事件和过程发生在不久之前,并可与现代的事件和过程相比。近几年来,由于采用了最新的高精技术和现代调查方法,这些事件和过程的研究大大地向前推进了。新生代沉积盆地是各种有用矿物的堆积盆地,世界上半数的油藏(其中包括75%以上的巨  相似文献   
9.
<正> 研究石油组分并搞清它们的分布规律,可以在石油中划分出最特征的微量元素。在对比地质剖面及解释多层油田石油之间的关系时,这些微量元素可用作石油形成条件的地球化学指标。各方面的研究人员在苏联各地区进行的大量的石油溶胶分析表明,石油中的钒和镍具有特殊地位。比较不同时代和不同埋藏深度地层的石油中微量元素含量,并确立微量元素与石油化学组分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一些研究工作者揭示  相似文献   
10.
<正>所有试图阐明全球构造和地球动力规律的学者,对太平洋洋底的地质已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地球的这一部份太大了,使之在编制不同模式时可能未顾及到.关于太平洋地质的认识在不断地充实,美国研究工作者对许多地球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的大多数人员到目前为止还热衷支持岩石圈板块构造理论.顺便提一下,该理论以自身的形式首先解释了太平洋洋底的构造特性,至少关于俯冲的学说,其理论基础仅只能由于西太平洋深海沟的存在而产生.在俄罗斯也有此地球动力“世纪理论”的捍卫者,但俄罗斯科学家的主要精力趋向于充实实际知识,以获得新的比较相适应的地质结论.已有这样的征象,在不久的将来,在全球科学中,地质研究方向重新占有相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