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氮化硼纳米管(BNNTs)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抗氧化、防辐射、绝缘和导热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辐射屏蔽、热界面材料以及深紫外发射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高品质BNNTs的可控制备和批量生产仍然是学术和工业界的重大挑战。在BNNTs的众多制备方法中,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是最有潜力实现其可控制备的方法之一。但是,科学家们对于CVD法制备BNNTs的催化机理和影响因素尚未形成共识。鉴于此,文章从反应装置、氮源、硼源和催化剂4个方面对CVD法制备BNNTs进行了综述,并系统总结了相应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BNNTs可控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并对CVD法在BNNTs可控制备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今后BNNTs的制备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具有特殊花瓣状形貌的硼酸镁纳米片为模板、前驱体和硼源, 以氨气为氮源合成了氮化硼纳米片(BNNSs), 通过 SEM、TEM、XRD、Raman和FT-IR等对其形貌和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合成的BNNSs为厚度仅约5 nm、横向尺寸150~300 nm、结晶度极高的单晶片层状h-BN, 多个BNNSs聚集形成了形貌与硼酸镁纳米片类似的形状。以所合成的BNNSs为填料, 制备了不同BNNSs添加量的BNNSs/聚乙烯醇(PVA)复合材料薄膜, 结果表明添加30% BNNSs的复合薄膜的弹性模量较纯PVA薄膜提高了约39.8%, 面内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则分别最大提高了约7和8倍, 说明以此BNNSs做为填料能明显改善BNNSs/PVA复合薄膜的热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壳聚糖(CH)、细菌纤维素(BC)为原料,通过化学交联设计了4种试验方案,研究4种不同浓度的BC对复合水凝胶材料的交联度、溶胀度、抗菌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C可以提高CH水凝胶的交联和强度,BC/CH水凝胶具有良好的pH值敏感性和较高的交联度;抗菌试验证明,BC/CH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趋向于微型化、环保化和集成化.传统的电子封装材料大多是含铅焊料,具有粘度高、毒性大和实施温度高等缺点,越来越不能满足这样的趋势需求.导电胶具有粘度低、焊接精细结构,环保、成型温度低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微电子封装互连材料取代含铅焊料.然而相对于含铅焊料,导电胶的电阻率仍然较高,接触电阻稳定性较低,抗冲击性能较差等,限制了导电胶的大规模应用.因此,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一直在不断努力开发出很多方法,来提高导电胶的综合性能.针对目前的导电胶现状,详细地探讨了近几年通过对导电填抖的表面进行改性来提高导电胶的综合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GA/MXene纳米纤维膜,并在红外激光照射下,研究MXene浓度、光照功率密度、光照距离、环境温度、接触介质等因素对其光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GA/MXene纳米纤维膜的光热性能与MXene浓度、光照功率密度、光照...  相似文献   
6.
测试并对比分析了纯棉、氨纶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3种医用弹性绷带的表面形态结构、面密度与厚度、弹性、弯曲性、亲水性以及液体扩散性等物理性能。结果表明:3种弹性绷带中,纯棉、PBT弹性绷带为平纹织物,氨纶弹性绷带为经重平组织结构;PBT弹性绷带的面密度与厚度最小,稳定性最好,柔软舒适,且具有较好的弹性、弹性回复率、优异的亲水性和液体扩散性能。  相似文献   
7.
将集成温度传感器和单片微机联合使用。充分发挥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功能。使温度、湿度测量数字化。该仪器具有自控能力强、传送距离远和测量精度高等优点。价格较便宜,因此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微纳米复合材料在过滤领域的应用,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丙酮为混合溶剂,利用静电纺丝在线沉积技术将PVDF纳米纤维膜分别与聚丙烯(PP)纺粘非织造布、PP纱网两种微米级材料复合,制备PVDF基微纳米复合过滤材料,对比分析两种试样的微观形貌、孔隙大小及分布、孔隙率、单位面积质量与厚度、弯曲性能、透气性能及过滤性能.结果表明:与P VDF纳米纤维/P P纱网复合过滤材料相比,P VDF纳米纤维/PP纺粘非织造布复合过滤材料的孔隙分布较为集中为2.5μm2~15.5μm2,孔隙率44.2%±2.8%、弯曲刚度7.35mN·cm±0.47mN·cm、透气率358.71mm/s±30.79mm/s、过滤效率82.55%±2.25%,具有较高的过滤性能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近期可穿戴个性化设备的使用激增,使得以纺织品为基础的传感器替代品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传感器可以舒适地佩戴,并能感知到身体的各种压力.传统的应变传感器通常由金属或半导体等刚性材料制成,只能承受较小的应变,导致设备体积庞大、不灵活且难以加工.基于纤维和织物的可穿戴柔性传感器比传统的嵌入式可穿戴电子设备具有更好的发展潜力.纺织产品具有多种形状和灵活性,为未来的可穿戴电子产品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平台.纺织应变传感器提供了一种结合了应变传感功能、耐磨性和高延展性的下一代设备.首先综述了纺织应变传感器的定义及分类,接着讨论了各种导电材料,包括导电聚合物、碳基微/纳米材料、金属纳米粒子/纳米线以及纤维电极.描述了实现纺织应变传感器的传统和新颖的方法,如在纤维、纱线或织物上涂覆导电材料;使用导电纤维结构,纺丝复合材料或同轴纤维,对纱线进行几何操作(或对纤维进行几何处理),如:编织.最后,重点介绍了其在健康监测、身体运动、数据手套、娱乐等可穿戴领域上的应用,证明了纺织应变传感器在可穿戴方面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高速列车的转向架区域上方为车内噪声最显著位置,采用试验分析和仿真预测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声源-路径-响应"的车内噪声机理,研究了转向架区域上方的车内声振特性、转向架区域地板的结构优化以及转向架区域车内噪声预测。研究发现,转向架区域上方车内噪声在500~800Hz频率区段存在显著峰值。其中,500Hz以上主要来自于空气传声路径,200Hz以下主要来自于结构传声路径。车内噪声与地板的隔声量呈负相关,与地板的振动加速度级呈正相关。随着地板的隔声量不断增大或者加速度级不断降低,其对车内噪声的影响呈逐渐变小的趋势。该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列车车内噪声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