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不同来源的酱油曲中分离出6株形态有差异的米曲霉,分别测定所产蛋白酶酶活,并与沪酿3.042进行了RAPD分析,探讨其系统发育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从RAPD扩增图谱可以区分形态上难以分辨的不同米曲霉。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菌株遗传分化不大,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初步探讨了RAPD在曲霉分类上应用的可行性,认为RAPD分析结果可作为曲霉分类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朱勇军    任力    李立风    刘卅    季培红 《功能材料》2013,(23)
采用LiCl/DMAc的溶解体系将细菌纤维素溶解后制备再生细菌纤维素(RBC)膜,并研究了成膜的细菌纤维素溶液浓度对膜的结晶度、平衡含水率、透光率以及对营养物质(氯化钠、葡萄糖、色氨酸)的透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成膜溶液浓度的升高,再生膜的结晶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平衡含水率稍有升高;再生膜干态下的透光率变化不大但浸泡PBS后膜变化较大;对营养物质的透过系数随浓度变化较小,对葡萄糖和色氨酸的透过系数相近,约为1.0×10-6cm2/s,氯化钠的透过率系数约为2.5×10-6cm2/s。研究表明再生细菌纤维素膜是一种潜在的人工角膜板层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3.
4.
一、前言目前开发高性能与高功能材料是很需要的。这不限于高分子材料领域,陶瓷、电子材料以及其它所有材料都存在这一趋势。石油化工与纤维工业历来是高分子材料学的主要工业基础。近年来的不景气使不少人为这门学科担忧。然而,高分子材料具有许许多多其它材料所无法取代的性能,对其前途不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化纤工业起步于五十年代,近十年来,取得较快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种较为齐全的独立的工业部门。1988年全省共有化纤厂41家~[注],化纤产量达到6.1万吨,为发展我省纺织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由于我省地少人多,随着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化纤工业在“八五”“九五”时期还将进一步发展,预计我省2000年化纤生产能力将达到18~21万吨。化纤企业的规模设置与工艺路线问题,与宏观经济效益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是九十年代  相似文献   
6.
酱油曲霉孢子原生质体的制备与紫外诱变育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1株分离、纯化自曲精的酱油曲霉的分生孢子制备原生质体,并进行紫外诱变,得到7株中性蛋白酶活提高幅度较大的紫外突变株U系,中性蛋白酶活最高的1株达到6 197.4U,为出发株的1.94倍。对原生质体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选取孢子生长旺盛的新鲜斜面培养物(培养5 d左右)制备孢子悬浮液;采用25 mmol/L-巯基乙醇+5 mmol/L Na2EDTA体系预处理20 min;酶解条件是:1%溶菌酶+1%蜗牛酶+1%纤维素酶,山梨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0.6 mol/L,pH6.88),酶解温度33℃,酶解5 h;再生培养基为0.6 mol/L NaCl高渗透压豆汁培养基,涂布法再生。  相似文献   
7.
基因组改组:几株同源酱油曲霉的多亲株电融合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酱油酿造中原料的全氮利用率是一个主要的生产指标,通过育种提高生产菌株的中性蛋白酶活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利用一株用曲精中分离、纯化的酱油曲霉,制备其分生孢子的原生质体,并优化了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将分生孢子的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得到7株酶活提高幅度较大的紫外诱变株U,以此作为候选株文库,采用基因组改组(Genome shuffling),进行多亲株灭活电融合,获得9株酶活进一步提高的菌株。  相似文献   
8.
<正> 接枝共聚是改善化学纤维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成品纤维上接枝共聚虽有大量研究报导,但实现工业化的很少。六十年代末,日本东洋纺试验将丙烯腈与酪素接枝共聚,实现了工业化。其后不久,国内嘉兴绢  相似文献   
9.
10.
本工作试纺了丙烯腈-丝朊接枝共聚纤维;测定了纤维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X-射线小角散射及透射电镜研究;提出在纤维结构中既存在相分离,两相之间又存在互相渗透的网络结构,证实丝朊在纤维中形成细致的分散;讨论了互相渗透网络结构的存在对纤维断裂形态及纤维耐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