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提出对半埋置/全埋置小堆三维隔震结构附加侧向黏滞阻尼的混合控制系统,达到同时控制水平加速度、水平位移以及摇摆反应且不影响竖向隔震效果的目的。基于隔震层及侧向阻尼系统变形分析,建立考虑隔震层平动及摇摆的耦合效应和侧向阻尼器协调转动变形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RG1.60谱选取30条地震输入信号开展参数分析,探究阻尼布置参数、附加阻尼力参数及阻尼滞回形状参数对减震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合理的附加阻尼力与隔震层出力比值区间为10%~20%,最优参数下水平加速度位移可同时分别减小20%,40%,最大摇摆反应减小70%。选取合理阻尼参数对某真实核电厂模型进行案例分析,摇摆角、加速度、隔震层位移等地震响应指标均减小,边支座受拉现象消失,案例数值模拟结果与参数分析规律一致,也与理论分析吻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近期美国、日本和中国核电厂抗震设计地震动规范的现状和趋势,以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开展的AP1000机型核岛基础隔震设计课题为例,分析了AP1000机型核岛基础隔震设计的必要性及总体概念设计内容,研究了美国核管会目前重点关注的核岛基础隔震设计内容以及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的应对策略,研究成果为核电厂的抗震设计及核岛结构基础的隔震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AP1000核电厂中的CA模块转角部位在不同内力工况下进行了详细的有限元分析,分析研究了CA模块转角部位在不同内力工况下的破坏部位及破坏状态,得到了不同内力工况下CA模块转角部位的承载力—位移曲线及极限承载力。分析研究了轴向力对结构模块转角部位的承载力的影响,以及模块中剪力钉的受力特性,对钢板与混凝土的共同受力进行了研究,对结构模块的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基于 GPU 并行计算、缩减自由度及考虑隔震支座非线性耦合力学特性的隔震结构混合试验模拟方法,准确地评估地震作用下隔震层橡胶隔震支座与上部结构耦合的真实响应特点。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上部结构各楼层的恢复力性能进行分析,将上部结构简化为非线性 MDOF 剪切模型;结合隔震支座的拟静力试验建立考虑非线性耦合的隔震支座模型,得到该结构的缩减自由度子结构耦合混合试验数值模型,通过橡胶隔震支座的动力试验和子结构交互计算进行不同地震作用下 RC 隔震框架的混合模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0 层 RC 隔震结构的混合试验中,隔震层变形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利用混合试验方法对结构自由度进行缩减,既能较好地还原上部结构的动力特性,也能得到橡胶隔震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真实响应,且保证了较好的分析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5.
轮机设备是整个船舶的动力提供设备,是保证船舶能够正常工作的动力支柱以及能量来源,是能够完成能量转换以供船舶使用的一个设备有机结合体。船舶轮机设备工作的好坏关系到船舶在正常航行、运输以及相关作业工作过程中的人员财产安全,因此船舶轮机设备故障检查与排除在保证船舶正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船舶轮机设备故障的排除,需要做到深入结合理论与实际,在此基础上,结合轮机设备常见故障,对其进行故障判断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设备故障排除的正确迅速的思路与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成  李韶平  刘建卫 《核技术》2013,(4):333-338
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首堆正在中国建造。AP1000核电站厂房的一大特点是模块化程度高,以钢板混凝土模块墙结构取代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块墙上需要布置大量的OLP(Overlay Plate)型预埋件以连接其它结构构件,比如支撑工艺管道、设备支架、操作平台、预制构件等,因此预埋件的设计是AP1000结构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介绍了预埋件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将开发的GTStrudl命令流模板和基于Microsoft Excel环境下的VBA宏处理程序应用于预埋件的设计,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制造业在制造工艺及制造技术上获得很大突破,船舶质量不断提高。为进一步降低船舶制造成本,缩短施工时间,提高船舶质量,就需要改进造船工艺水平。进行船舶制造相关工艺的主要应力及变形问题的探讨,是不断改进与提高造船工艺水平的基础,通过对船舶建造过程中应力与变形控制的研究,从力学角度出发,分析船舶制造相关工艺的科学性,找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船舶质量,为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