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煤矿用电机变频器维修周期长的现状,提出并设计一种电机应急调速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各个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分析处理,能够实现电机变频器发生故障时的快速切换,保证电机的正常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煤矿损失。  相似文献   
2.
杜志超 《机械管理开发》2021,36(4):33-34,88
针对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固体矸石废弃物的问题,结合煤矿开采关键设备液压支架的作用,利用固体垃圾填充置换煤炭技术,从主要结构的设计、支架整体三维建模及有限元数据分析对固体充填液压支架的设计进行研究,得出所设计固体充填液压支架满足应用要求,解决了矸石的大量输出对土地、环境、人身的影响和危害的问题,相较于普通液压支架,带固体充填夯实功能的液压支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高压微网运行模式切换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未来可再生电能传输和管理(FREEDM)网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新型电压模式控制策略,用于实现FREEDM网络联网与孤岛模式间的切换。由于始终将并网逆变器控制为电压源,因此避免了运行模式变化时控制策略的切换,并采用改进的相角下垂控制取代传统频率下垂控制,使微网频率与输出功率分离,降低切换难度。联网运行时,将功率偏差作为反馈量加入到下垂控制环节,实现逆变器的恒功率输出。重新设计同步调节器,使微网进入联网模式时准同期并网,进入孤岛模式时降低脱网过程对微网的冲击,实现平滑过渡。仿真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实现快速同步调节,切换过程公共连接点处(PCC)冲击电流较小,可以很好地稳定微网电压和频率,并有效抑制微网电源间环流。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导致的城市内涝问题,参考大量文献对国内外内涝处理的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从控制径流峰值和控制面源污染两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后给出合理的建议,对雨水合理的利用,以期为我国城市内涝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对日后的低影响开发及海绵城市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电动汽车(EVs)移动负载和储能特性,提出含EV的微网分布式电源(DGs)选址定容模型和EV运行管理策略。利用电价引导机制,制定EV无序充电、有序充电和有序充放电3种能量管理模式。以投资成本、交互功率波动率、孤岛失负荷率最小为目标,采用基于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DG优化配置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与EV无序充电模式相比,EV有序充电和有序充放电模式可以有效减少DG配置容量,降低微网综合成本,减小交互功率波动,EV延迟充电与放电辅助服务可显著提高微网孤岛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杜志超  武良君 《河南冶金》1996,(4):48-50,38
安钢炼铁厂高炉喷吹系统采用美国Honeywell公司的S9000DCS(分散型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制粉工艺流程:原煤由皮带输送到煤仓,煤粉由热烟气烘干、球磨机破碎、经粗粉分离器、一级旋风收尘器、布袋收尘器收集到煤粉仓。喷吹工艺流程为并列式单管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测定了四三四矿床粘土矿中的铀和伴生的稀土元素,测量标准偏差一般在±10%范围内。借助于裂变径迹法对铀在粘土中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指出四三四矿床粘土矿中不仅沉积了铀,而且还有大量的稀土元素,铀以吸附或矿物状态存在于粘土矿中。通过对铀和稀土元素分布情况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矿床的成因和粘土矿的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8.
安钢2号高炉大修期间采用多项新技术和新设备,确定合理开炉工艺参数,科学管理、周密准备,顺利开炉成功。开炉后,快速达产,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内学者多用单自由度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即对隔震层的等效线性来模拟计算多层隔震建筑的受力和变形,不能准确全面反映隔震上部结构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近断层地震动中包含动态长周期脉冲型地震动会对隔震结构这类长周期结构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破坏,为此,本文研究基于反应谱法计算的多自由度结构等效线性化分析不同方法的计算精度,首先根据现...  相似文献   
10.
隔震技术是提高既有RC框剪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屈重比是隔震设计时的关键参数,但其对该类隔震加固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相对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取两栋不同高度的既有RC框架-剪力墙作为原型结构,以屈重比为变量各设计了 6个分析案例,重点分析了其对该类隔震加固上部结构关键响应(楼面最大绝对加速度和层间位移角)和结构重要设计指标(减震系数、大震隔震层位移)的影响规律.本文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屈重比增加1%,楼面最大绝对加速度提高约18%~30%,而层间位移角仅提高约6%~10%;中震减震系数和大震隔震层位移分别决定了传统隔震加固设计时屈重比的上限和下限,建议屈重比取值为1.5%~4%,但当面向韧性目标采用隔震加固时,建议屈重比取值应小于3%,才可有效控制楼面绝对加速度.本研究的相关成果可为既有RC框剪结构传统隔震加固设计以及韧性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