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开发具有长效抗菌高分子材料以满足人们对其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天然提取物茶多酚为抗菌剂,壳聚糖为改性剂,尼龙6为基体,通过溶液涂膜成功制备了高分子复合抗菌薄膜,并讨论了抗菌剂含量、基体组成等对复合薄膜亚微观结构及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壳聚糖时,抗菌复合薄膜中,茶多酚多以吸附形式存在于尼龙6球形线团表面,其降低了尼龙6高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链排列规整性;当加入壳聚糖时,所得抗菌复合薄膜的基体转变成为丝状、层状结构,同时,壳聚糖的存在有效地保护了茶多酚,使其复合薄膜抗菌性能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2.
致力于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t-co-AA))微球/氧化铈核壳纳米结构的制备,以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的P(St-co-AA)微球为负电组成,水热法合成的氧化铈纳米粉体为正电组成,设计了静电凝聚法复合工艺,对复合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的P(St-co-AA)微球呈正球形,颗粒尺寸均一,尺寸在160~390nm范围内可控;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在100℃条件下成功制得了颗粒尺寸在10~20nm的氧化铈纳米粉体。在水溶液体系中,在静电凝聚作用下,所制备氧化铈在P(St-co-AA)微球表面紧密堆积,形成了P(St-co-AA)/氧化铈核壳结构。可通过调节P(St-co-AA)微球的尺寸与负电性以及复合过程中pH值来调控所得核壳结构形貌。正负颗粒电性的匹配是构筑核壳结构的关键,一味地增加颗粒表面正电性或负电性对于实现调控复合过程形成纳米核壳结构并非有利。当苯乙烯与丙烯酸单体比例为10∶1时所得P(St-co-AA)微球在pH 2.0~3.0下所得核壳结构形貌均一,分散性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