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处理监控阻塞问题(SCPB)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有效、直观地分析、求解SCPB。为此,本文给出了改进满意程度(SM)和阻塞程度(BM)的几种方法,并指出了这些方法的特性,从而得以同时改进SM和BM,并优化现有的监控器。  相似文献   
2.
采用压制-烧结-熔渗工艺,制备一种高性能铁基粉末冶金气门座圈材料,在SRVⅣ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比研究不同渗铜量下材料的微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渗铜量的增加,试样密度、硬度及压溃强度显著提高,摩擦因数与磨损体积降低,磨损机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未渗铜或渗铜量低时,试样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及疲劳剥落;渗铜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的试样磨损机理为轻微磨粒磨损和疲劳剥落;渗铜量为15%的试样表现出最优抗微动性能,仅有轻微黏着磨损;当渗铜量达20%时,试样力学性能下降,磨损体积增大,磨损机理转变为以黏着磨损为主。渗铜后的试样抗微动磨损性能更优异。  相似文献   
3.
基于降维LBP与叶片形状特征的植物叶片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由于植物叶片特征的相似性以及叶片旋转导致植物识别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降维局部二值模式(LBP)与叶片形状特征相结合的植物叶片识别方法。首先利用LBP算法提取高维叶片纹理信息,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高维叶片特征降维;同时考虑叶片的形状特征,将LBP旋转不变性特征与叶片形状特征有效结合,在低维空间利用k近邻法(KNN)实现叶片的分类与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 ,对建筑结构的抗震鉴定有一些尝试 ,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与经验。为了适应抗震鉴定规范的不断发展并推进建筑结构的抗震研究 ,通过几个实例说明抗震鉴定的目的、依据、内容等。同时还讨论了抗震鉴定工作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以便更好地为工程建设及地震工程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软件复杂度的增加和交付需求的变化,快速集成和自动部署成为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推广应用的瓶颈。为满足软件构建和发布的差异化需求,简化从用户需求到软件发布的工作流程,基于Jenkins设计持续集成平台,实现软件静态审查、编译、测试和发布流程的自动化,全面记录软件构建日志和测试结果。利用Docker技术将构建环境容器化,实现环境的快速搭建和配置管理,满足多样化目标环境需求。该平台的实际应用效果显示,基于该平台的产品发布周期相比之前缩短约75%,可极大简化软件安装和部署难度。  相似文献   
6.
断层间表面重构作为科学计算可视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医学、地质学、生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针对基于偏微分方程(PDE)的断层间表面重构,提出了基于一张PDE曲面的断层间表面重构和基于组合PDE曲面的断层间表面重构两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PDE重构断层间轮廓线表面避免了连接函数的构造,而且基于组合PDE曲面的断层间表面重构方法能方便地实现轮廓线间表面的一阶或一阶以上的参数连续。  相似文献   
7.
从综述的角度,以分布式光伏系统为对象,分析了功率预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难点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梳理了应用数据驱动方法实现功率准确预测的技术路线。再以空间相关性、历史出力功率以及气象等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梳理了光伏系统数据驱动的功率预测研究现状,分析其相应的数据增强、时空图信息以及特征融合的手段,讨论了技术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功率预测数据驱动方法研究方向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圆环曲面纤维缠绕线型的设计方法.采用了双丝嘴测地线的纤维缠绕设计方法进行纤维缠绕,基于微分几何曲面理论建立了圆环曲面的测地线方程,采用了龙贝格(Romberg)算法求解,实现了圆环曲面纤维缠绕的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纤维缠绕线型设计方案精确可靠,满足纤维缠绕的基本要求,具有重要的实际生产应用价值,并为圆环曲面缠绕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数据驱动并行计算是科学与工程计算中普遍存在的一类计算,其执行通常依赖于数据流有向图.在实际应用中,结点调度、数据通信和数值计算紧耦合并发执行,较难解耦编程,这给应用软件的协同研制和代码复用带来困难.借助于统一形式的数据流有向图并行算法框架,分无环有向图调度、无环有向图建模和数值计算3个层次,设计了软件体系结构,实现于并行自适应结构网格应用支撑软件(J parallel adaptive structured mesh applications infrastructure,JASMIN)框架的通量扫描积分构件中,有力地支持了结点调度、数据通信和数值计算的解耦编程.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科学计算中典型的中子输运计算,典型的代码开销测试和2 048个处理器核的并行性能测试表明,软件架构及其构件化实现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的快速研制是确保高性能数值模拟应用与高性能计算机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当前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软件测试是软件研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影响软件研制效率的重要因素。研制适应于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和环境对于软件的快速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广泛使用的商业、开源自动化测试平台无法很好地满足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测试的需求,因此,设计实现了一种面向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平台。该平台可以适应各类数值模拟软件的系统测试、验收测试需求,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简单易用,用户可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方便快捷地访问测试结果,从而快速定位测试中发现的程序错误,为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测试提供技术支撑。目前该平台已为实际的数值模拟软件研发提供测试验证服务,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中心的19个软件,1 108个验收测试算例进行自动化测试,提供长时间的稳定测试服务,展现了该平台的普适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