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铜模喷铸法制备了Mg60Ni23.6Y0.5La15.9块体非晶合金,并对其微观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用XRD和SEM对Mg60Ni23.6Y0.5La15.9非晶合金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采用自动充放电测试系统对Mg60Ni23.6Y0.5La15.9非晶合金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吸氢放氢过程中合金的非晶态结构逐步转变为晶态,并且随着循环的进行逐渐形成了Mg2Ni H4、Mg2Ni和Mg(OH)2相。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g60Ni23.6Y0.5La15.9非晶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变化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其最大放电容量达到410.5m Ah/g,从而说明非晶结构有可能是非晶电极达到最大放电容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材料的表面性能,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和机械合金化相结合的方法,在纯铜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沉积镍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的显微组织结构进行分析,试样的机械性能采用金相显微硬度测试仪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纯铜表面经机械沉积镍处理后,表面平均晶粒尺寸达到了纳米量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表面硬度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3.
高强钢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钢铁材料。为提高抗疲劳失效性能,对贝氏体高强钢采用淬火-分配(quenching-partitioning,简称QP)热处理,采用岛津USF-2000型超声波疲劳试验机(频率为20kHz)进行超声波疲劳振动试验。经过QP热处理后的贝氏体高强钢的抗拉强度和超高周疲劳强度分别为1 688和875 MPa,疲强比(疲劳强度/抗拉强度)达到0.52。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QP处理的钢产生大量的膜状的残留奥氏体。通过XRD测量可知,残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为22%,残留奥氏体中的碳质量分数为1.2%。疲劳结果表明,残留奥氏体对疲劳裂纹有阻碍作用,可有效提高钢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4.
杨广林  林万明  李双寿  刘春莲  任雯羡 《功能材料》2013,(19):2764-2767,2772
用铜模喷铸法制备了非晶Mg65-x Ni21-Pr14Ag x合金,采用球磨方法细化了合金颗粒。系统研究了不同Ag含量对非晶合金电极充放电行为、放电容量、循环稳定性、高倍率放电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g元素的添加改善了合金电极充/放电性能,随着Ag含量的增加,非晶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其高倍率放电性能也有所提高,适量Ag的添加可明显改善非晶MgNi-Pr系合金的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5.
在正常生产槽上采用直接加阻流块稳定液体流速的方法降低电耗,在技术条件基本不变化的情况下直接降低电压100mV,对电流效率没有影响,吨铝可降低能耗200kWh~300kWh.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Ni3Al基金属间合金研究的现状和前景。Ni3Al具有高熔点、低密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但是在室温下塑性差和高温时强度低限制了其作为工程材料的应用,通过对Ni3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合金化制备及力学性能的研究,以期改善Ni3Al基金属间合金的室温塑性和高温强度。  相似文献   
7.
纯铜表面纳米化对Ti离子注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金属材料表面的综合性能,将表面改性技术和纳米技术相结合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用金属蒸气孤(MEVVA)源离子注入机,将能量为40keV,剂量为2×1017iONS/cm2的Ti离子注入纳米纯铜中.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俄歇电子能谱(AES)对表层组织及注入浓度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纯铜表面经过SMAT纳米化处理后,注入元素的浓度呈现高斯分布,与未处理的样品相比,峰值浓度提高了30%,注入深度达到160nm.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实验测定含铝黄铜磨损量、冲击韧性、硬度等力学性能,分析了铁、硅合金元素对铝黄铜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效果较好的耐磨铜合金成分。  相似文献   
9.
胶粘剂对粘接NdFeB磁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万明  解小玲  赵浩峰 《粘接》2005,26(3):34-35
胶粘剂是影响粘接磁体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了胶粘剂种类和胶粘剂用量对粘接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值较高且与磁粉表面相容性好的树脂是制备粘接磁体的理想胶粘剂,胶粘剂质量分数为2%~3%时,磁体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永磁材料粘结剂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万明  解小玲  赵浩峰 《粘接》2003,24(4):28-30
由于粘结的钕铁硼磁体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其商业价值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粘结钕铁硼磁体常用的粘结剂类型、研究现状及提高磁性能的方法,此外还介绍了这类粘结剂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