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德国·富克斯著江涛,查雪琴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德国弗劳恩霍夫建筑物理研究所(FhG,IBP)富克斯(H.V.Fuchs)教授长期在该研究所主持建筑声学研究和开发工作,他将该所40余年研究成果编写成《噪声控制与声舒适》一书。2004年德文版问世后于2009年又作了修订,2012年先后出版了英文和中文译本,后者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获授权出版。印刷质量上乘,使大量清晰的图片得以展示给读者。本书的副标题是:“理念、吸声体和消声器”,后两项是声学工程中大家熟悉的主要工具。这里强调“理念”的重要性,正是本书的特色之一,或许也是国内工程界和生产厂商所欠缺的内容。以无纤维化吸声材料而言,IBP研究所很早注意及此,薄膜型吸声体即为该研究所早期成果之一。1990年代自从引入马大猷教授创始的微穿孔吸声板后,即不遗余力地开发出许多种新的微穿孔产品,以适应不同的用途,又带动了新产品的工业化。他们把声学机理研究、应用和开发研究、产品产业化等全过程结合起来,推动了声学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查雪琴  吕豪 《声学技术》2020,39(4):461-467
对于教室内声学环境的要求,国内及国外一些有关规范都只停留在中频段(500~1 000 Hz)。这样的要求是不够的。在这样的声学环境中,教师健康和学生听课效果均受到影响。文章分析了达到优良室内声学环境的几个重要因素,着重减低低频噪声和控制低频混响时间。利用简单的吸声构件,得到几乎平直的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叙述了"掩蔽效应"对中、高频的影响并叙述了"哈斯效应"及在声学处理时要利用有利反射声的注意事项。为得到室内优良的音质环境,提出建议并给出工程实践结果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透明的微穿孔吸声材料改善了新建议会大厅的音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透明的微穿孔吸声材料  改善了新建议会大厅的音质查雪琴,H.V.Fuchs(夫琅和费建筑物理研究所斯图加特,德国)[编者按]中国科学家帮助德国解决了一项工程难题1992年12月,波恩联邦议会大厅刚落成,在举行第一次会议时,扩声系统突然中断。此时正当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陆续看到一些介绍延时谱仪(Time Delay Spectrometry——TDS)测量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文献。唐·戴维斯(Don Davis)应用TDS测量了早期反射声和直达声之间的时间差所形成的梳状滤波器频谱特性,并以此为论据提出了与传统做法完全相反的录音控制室的声学设计方案,即“活跃端——沉寂端”  相似文献   
5.
查雪琴 《声学技术》2016,35(5):435-441
室内混响时间要求应从哪个低频段开始,它的混响频率特性又应该是怎样的,它是否可同时适应语言和音乐用途的要求,一直是声学界讨论的问题。有不少规范的低频都是从125 Hz开始;对语言用途的低频段(250 Hz以下)或许可以是平直的,对音乐用途则大都遵循低频上升的"低音比"原则。文章根据不论语言和音乐都在低频有不可忽略的能量,这些能量将会激发小房间内的简正振动(驻波),从而加强了声场中部分低频成分。在大空间内,还因存在低频直达声与反射声到达听者的路程差,使该频段的波长在同量级时出现干涉现象。又因高声级低频对中高频掩蔽效应存在不对称特性等现象,都因干涉作用加强了低频声,掩蔽了对清晰度极为重要的中、高频,最终影响语言的可懂度或音乐的明晣度。因此,为了提高语言可懂度和音乐明晰度,必须在小房间抑制低频驻波,在大空间内减低低频声干涉影响,就必须加大室内低频从63 Hz开始的阻尼,也就是说低频段的混响时间不应提升。在德国的音乐用途大厅(尽管开始时并不是自觉地去执行)由此得到意外的最佳音质效果。笔者在德国十几年间,据此原则从事室内声学设计和研究的经验,在每一个项目中都得到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房间的混响,是以统计意义的扩散场为前提的。混响过程就是房间内各简正振动的衰变过程。在“高频”(每1/3OCt范围内的简正振动数较多、简正频率密度较大)[1]范围内,用常规的测量方法,可以测得它的混响时间。但在“低频”(简正振动数很少、简正频率密度很稀时)范围内,若  相似文献   
7.
开发了模拟计算室内自由声场的软件,并据此分析影响自由场声学特性的因素,以便在设计过程中掌握和优化。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消声室内自由场的特性,是在房间中吸声构件特性和房间特性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分别给出了吸声系数、房间尺寸和声源位置对于自由场的影响。对模拟计算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对自由场测量鉴定中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