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TC4钛合金进行了不同冷速的热处理,得到了不同层次(晶粒、丛域、片层)的显微组织,建立了以片层组织尺寸为基础的Hall-Petch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片层细化,对应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升高,塑性逐渐降低。片层尺寸和力学性能之间较好地符合Hall-Petch关系,片层尺寸是影响力学性能的主要特征参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感应加热双脉冲气体渗碳技术对 TC6 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利用 XRD 和金相显微镜研究了渗碳层的微观结构;采用自制腐蚀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渗碳件在 0. 1%HF 溶液、0. 9%NaCl 溶液和 SBF 溶液中的腐蚀磨损性能,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其在腐蚀和腐蚀磨损交互作用下开路电位和极化曲线的变化,并利用白光干涉仪对磨痕形貌进行表征与分析。 结果表明: 经 910 ℃渗碳后 TC6 合金形成富 TiC 强化层,硬度达 850 HV0.25 ,在 3 种不同介质中均表现出较小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 摩擦状态下渗碳样在 SBF 溶液中腐蚀电流密度最小(9. 64×10-6A/ cm2),表现出良好的耐生物腐蚀特性,而在 0. 1% HF 溶液中腐蚀电流密度最大(1. 34×10-4A/ cm2);在 3 种不同介质环境中原样均以粘着磨损为主,而渗碳后的 TC6 合金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腐蚀对磨损的促进作用是造成 TC6 合金损耗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时效处理对高温合金GH2132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合金组织与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时效过程中析出物γ'的沉淀强化作用,合金强度得以提高,塑性下降。982 ℃固溶+718 ℃时效能使合金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计等研究了Si含量对潜孔钻头用钢22SiMnCrNi2Mo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的强度、硬度在Si含量为1.20%到1.40%的范围内随Si含量的上升而增强,冲击韧性随Si含量的升高而下降,三种不同硅含量下的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少量的残余奥氏体,马氏体束尺寸随硅含量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以二甘醇作为溶剂,GdCl3和TbCl3的混合溶液作为前驱剂,在室温下加入NaOH后制备出掺杂Tb3+的纳米氧化物颗粒Gd2O3,并以氧化物Gd2O3∶Tb3+为核,在APTES和TEOS的混合溶液中使其包覆一层聚硅氧烷层。结果表明,随着Gd3+溶液浓度的增加,Gd2O3∶Tb3+颗粒尺寸以及包覆了聚硅氧烷层的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尺寸也增加。  相似文献   
6.
7.
将TC4合金加热到相变点以上,经不同冷却方式冷却后获得了不同厚度的α相片层组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片层厚度TC4钛合金在室温下的原位拉伸变形过程;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观察了拉伸变形后的滑移情况和断口的3D形貌。结果表明:TC4钛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冷速越快,α片层越薄;在塑性变形阶段,厚薄两种片层组织中的滑移剪切带与拉伸方向呈大约45°角;拉伸加载初期,微裂纹萌生于试样缺口处,随着载荷的增加次生裂纹易产生于α/β相界,然后相互连接形成主裂纹;厚片层试样中裂纹主要沿相界和穿层的方式扩展,薄片层试样中裂纹扩展主要以穿层方式为主;厚片层试样的拉伸断口中存在着较多解理面以及撕裂棱,主要是解理断裂,而薄片层试样断口中有少量韧窝和解理面,主要是准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8.
对45CrNiMo1V钎头采用冷压、热压及热镶方法进行固齿,研究了不同过盈量对钎头使用寿命的影响,并通过矿山实际凿岩实验对钎头质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热镶固齿且过盈量为0.04 mm的钎头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寿命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类产品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1/2。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60Si2CrVAT弹簧钢在相同淬火(910 ℃×30 min)条件下,不同回火温度(400~520 ℃)对材料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0Si2CrVAT弹簧钢经910 ℃×30 min油冷淬火及430 ℃×60 min回火后,强度和韧性相对较佳。400~520 ℃回火温度下,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强度及硬度下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先升后降。当回火温度为430 ℃时,应变硬化指数n值最大为0.086。回火后组织均为回火屈氏体,随回火温度升高,针叶状铁素体有长大趋势,残留奥氏体大量分解。  相似文献   
10.
对45CrNiMo1V球齿钎头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多冲击疲劳试验,硬度测试及金相组织和疲劳断口观察,对所制定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45CrNiMo1V钢在880℃油淬、580℃油冷回火的热处理下,其多冲击疲劳寿命较高,钎头壳体硬度平均值为45.5HRC,完全达到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