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6篇
金属工艺   3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殷锦捷 《染料工业》1996,33(2):22-24
以亚甲基蓝为原料,经还原,酰化生成BLMB。本文介绍了合成方法及产品用途。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年来可生物降解热熔胶的发展、合成、性能、应用、最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将不同配比的聚丙烯(PP)和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共混,测试了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晶性能;用扫描电镜(SEM)二次电子成像系统分析了试样的断口形貌,研究了EVA含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VA的加入提高了EVA/PP共混体系的韧性,同时降低了PP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4.
室温固化型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PO为引发剂,用α-甲基丙烯酸与E-44型环氧树脂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环氧-丙烯酸多元接枝共聚物,并用有机酸中和剂调节pH为7~8,制得水性环氧-丙烯酸乳液,进一步制得水性环氧涂料。涂膜固化中用新型低分子水性聚酰胺固化剂加适量促进剂使固化反应在室温下进行。通过测定该涂料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该涂料附着力、耐冲击性、耐腐蚀性等各项性能良好且施工简单又环保,适用于不能加热的金属底材的防护。  相似文献   
5.
新型增韧阻燃酚醛树脂泡沫塑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和季戊四醇(PER)为阻燃剂,聚乙二醇和玻璃纤维改性酚醛树脂为基体,制备改性阻燃酚醛泡沫塑料。通过对改性基体材料进行红外分析,对改性阻燃泡沫塑料进行扫描电镜、冲击强度、热稳定性以及阻燃性能测试,确定了聚乙二醇与复合阻燃剂用量对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醛树脂100份,聚乙二醇12份,复合阻燃剂15份,制备的改性阻燃酚醛泡沫塑料具有优异的韧性和阻燃性能,其冲击强度为5.54 kJ/m2,达到B1难燃材料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增韧酚醛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填料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甲阶段酚醛树脂(PF)为基体,聚乙二醇(PEG)和玻璃纤维(GF)为增韧剂,通过抗冲击测试、SEM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IR spectra),研究了PEG和GF对改性酚醛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通过综合性能比较得出GF与PEG复合增韧效果最好。结果表明:采用100份酚醛树脂、12份聚乙二醇、0.5份玻璃纤维,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0 min,可制备出增韧酚醛泡沫塑料,冲击强度为5.54 kJ/m^2,泡孔细小均匀,粉化率降低7.43%。  相似文献   
7.
环保型EVA/SBS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在溶液中的接枝反应,并添加增粘树脂,制备出环保型胶粘剂。分析了EVA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增粘树脂加入量在相同SBS质量和溶剂的条件下,对胶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SBS 5g、EVA 7.5g、松香7g,反应时间4h的条件下,得到的胶粘剂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无卤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殷锦捷 《塑料科技》2006,34(6):94-97
介绍了水合金属化合物、磷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等非卤系阻燃剂在聚丙烯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聚丙烯阻燃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聚酰胺热熔胶粘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聚酰胺热熔胶的发展,对其性能、应用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水性聚氨酯阻燃涂料燃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水性聚氨酯涂料的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选用不同的阻燃体系对水性聚氨酯涂料进行改性,得到不同类型的水性聚氨酯阻燃涂料,使其防火隔热的效果大大增强,对不同阻燃体系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最佳的体系和最好的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