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外保温用膨胀苯板胶粘剂包括粘结胶浆和抹面胶浆,直接关系到保温系统的稳定性能。2013年,哈尔滨鑫宏程建材有限公司承揽哈尔滨金迈集团金安向日葵小区一期供应外墙外保温膨胀聚苯板胶粘剂项目,生产企业和建设单位(甲方)采取独特的合作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成功案例对聚苯板胶粘剂市场管理提供了三点启示:过程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根本;建立批次留样制度十分必要;鼓励建设单位与生产企业对接。  相似文献   
2.
纸是包装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材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国内外生产的纸质材料层出不穷,纸质包装创意设计的表现形式也有了新的突破,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审美观的变化,也促使纸质包装创意设计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一些创意独特,既能表现商品属性,又能张扬个性美的肌理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的有机保温材料,已成为引发城市建筑火灾的主要着火源之一。为评定有机保温材料的抗火性能,对目前国内市场的主流有机保温材料EPS板、XPS板,进行了锥形量热计、差热与热重及热机械分析试验,系统研究了其抗火性能,进而综合THR、pkHRR和TTI指标,对EPS板、XPS板的火灾风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EPS板、XPS板的容重增加,材料的pkHRR/TTI值、THR值增大,对火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利用石灰石作为矿化材料,以黏土和粉煤灰为主要材料烧制粉煤灰陶粒.该配料方案可以显著降低烧成温度,提高陶粒性能.  相似文献   
5.
一、包装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起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市场营销”概念,至1985年又有了新的定义,即“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组织)对思想(或主意、计策),货物和劳务的构想、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计划和执行过程,以创造达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的交换”。90年代至今,强调营销即传播的整合营销理念,使营销在同质化的市场中走向高效、创造出差异化的品牌竞争优势。现代市场营销学的最基本的核心理论是尤金·麦卡西的“4P”理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以及菲利普·科特勒的“大市场营销”理论(“4P”加“2P”,即政治力political power、公共关系pubic relations)。  相似文献   
6.
大量惨痛火灾事故的调查结果表明,外墙外保温系统中的是引发建筑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升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火灾安全性,设计了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及防火隔离带构造,并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了窗口火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研制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板能够提高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整体性;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可阻隔烟气的流通,有效抑制火焰在保温层内的竖向传播。  相似文献   
7.
包装设计与市场营销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包装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起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市场营销”概念,至1985年又有了新的定义,即“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组织)对思想(或主意、计策),货物和劳务的构想、定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以增钙渣为主要原料烧制泡沫玻璃用作墙体保温材料,探讨了发泡剂、烧成温度、增钙渣细度等对泡沫玻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泡剂掺量为2.0%~4.0%,烧结温度为1150℃,增钙渣通过180目方孔筛,可以制得开孔率大于40%、表观密度220~310kg/m^3、抗压强度2.5~3.4MPa的淡黄色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墙改"禁实"、"限粘"力度的加大,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下简称轻集料砌块)已成为哈尔滨市墙材应用的主要品种。2008年哈尔滨市墙改办发文规定"生产混凝土砌体制品的企业,单机单班年生产能力不小于2万立方米"。随着房地产市场规模的扩大,一批生产规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在新建、改建生产线中得到应用。目前,年生产能力2万立方米以上的生产企业已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
“禁实”是墙体材料革新(以下简称墙改)的重要内容之一,甚至一度成为墙改的代名词。目前“禁实”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禁实”之后墙改工作应如何开展.业界尚未形成共识。笔者从事墙改工作六年有余.见证了“禁实”工作从方兴未艾到如火如荼的发展进程.现结合工作中的认识和体会.就“后禁实”时代的墙改工作思路提出几点拙见.不当之处敬请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