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7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保大断面立井马头门施工质量,并降低爆破对立井马头门产生的损伤与破坏,提出了一种立井大断面马头门掘进的超前致裂分区爆破技术。根据某地下矿山立井马头门设计断面及工程地质条件,将-199.5 m、-258.2 m等马头门掘进断面划分为上分层、中分层、下分层等,施工顺序为:上分层→中分层→下分层。首先沿各分层开挖轮廓线施工超前致裂孔,其孔深为马头门掘进深度,超前致裂孔采用间隔装药,并先于主爆区起爆,实现孔间相互贯通。其次,沿各立井马头门开挖轮廓线形成“减震沟”,降低爆破地震波的传播。马头门各施工区域设置逐孔微差起爆,间隔时间为5~20 ms,实现分段爆破振动的干扰、抵消,降低爆破对大断面马头门的影响。各马头门开挖轮廓线半壁孔率达95%以上,既能满足大断面马头门破碎岩体掘进中对控制顶板成型质量的要求,又降低了支护、喷浆等成本支出,实现错峰降振。大断面马头门掘进的超前致裂分区爆破技术可为类似立井马头门施工作业提供一定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2.
某地下金属矿山辅助斜坡道掘进处于强风化闪长岩及中风化闪长岩中,断层、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质量 呈现出复杂多变性特征,受地表水系影响,地下水较大,在掘进中岩体易发生坍塌,采用常规爆破方法掘进导致超欠 挖现象较为严重,爆破成型控制难度比较大,最严重时顶板垮塌高度达 8 m,由此增加了排险与支护工作量,影响施工 进度。 针对这一工程情况,设计了分次分段掘进的光面爆破技术方案,在同一断面不同区域设计不同的爆破技术参 数,爆破后巷道界面比较平整,超挖量控制在 15 cm 以下,无欠挖;在顶板位置周边孔孔痕率能达到 65%以上,有效减 弱了爆炸冲击对顶板围岩的破坏作用。 在解决特定围岩条件下爆破成型问题的同时也进行了技术扩展应用,指出在 施工过程中可结合如加密布置周边眼以减少单孔装药量甚至是采用不装药的措施来达到控制巷道成型的目的,最大 程度地保护预留岩体。  相似文献   
3.
4.
王付明  汪禹  朱磊 《现代矿业》2018,34(2):56-59
为确保安徽省含山县某道路开挖爆破作业安全,制定了毫秒微差控制爆破方案,设计了合理的爆破参数,开展了爆破振动和爆破飞石对民房的安全影响分析。现场爆破振动监测表明,爆区周边民房等处的爆破振动速度小于相应的安全允许振动速度,爆破飞石可以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采用微差逐孔起爆技术,选取合适的微差时间;合理设计单体爆破自由面方向;采用低爆速炸药、不耦合装药方式;确保炮孔堵塞长度和堵塞质量等措施有助于确保爆破安全施工,对于类似道路开挖爆破作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深井矿山开采条件下,地应力环境更加复杂,为研究高应力围压对爆破破岩效果的影响,采用ANSYS/LS-DYNA分析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设定开采深度H分别为1000 m、2000 m和3000 m三种方案,开展三向围压下岩体爆破损伤范围数值分析。研究表明:在相同岩石和爆破参数条件下,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围岩压力随之增大,围压总体上对爆破损伤范围起到抑制作用,使得装药区的爆破损伤体积由H=1000 m时的2.21 m3降低至H=3000 m时的0.52 m3,降低幅度达到76.5%;且对拉伸破坏的抑制效果更明显,岩体爆破损伤类型由拉伸破坏逐渐向剪切破坏转化。高围压条件下,岩体的围岩约束作用增大,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爆破难度,但超过一定范围易于诱发岩爆事故。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某隧道掘进爆破期间周边民房的安全,开展了爆破振动和爆破飞石对民房的安全影响分析。根据监测结果,当隧道掘进段爆破最大段药量控制在38 kg以内时,爆破振动一般不会对周边民房造成损害;可通过严格控制单段药量和起爆总药量,并保证堵塞长度和堵塞质量,加强爆破安全警戒工作,可以避免爆破飞石引起的民房损害。最后提出了确保民房安全的爆破施工控制措施,为隧道掘进爆破安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优选适宜的微差延时间隔,指导生产爆破参数控制,采用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二维和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延时间隔对破岩量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延时间隔与破岩量和振动速度的关系,并开展了现场应用试验。研究表明:前后排起爆顺序不影响最佳延时间隔,但影响最终破岩量大小;随着延时间隔的增大,爆破破岩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且延时10 ms时可以获得最大破岩量以及较大的振动速度;应综合考虑振动速度和破岩量两个指标,在建(构)筑物安全振动速度范围内,宜优先考虑爆破破岩量,以提高采场生产效率。现场应用后,爆破块度较为均匀,有效验证了优选参数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MATLAB在曲线拟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原理和MATLAB曲线拟合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多项式拟合和既定函数拟合的Matlab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集成电路技术、智能传感技术及控制技术的发展,控制技术开始融合网络低层通信技术,实现了一定范围内的控制要求.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对控制网络系统和远程通信技术进行研究,以便顺应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集成的趋势,组建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借助Internet或其他网络,对企业现场生产过程信息进行远程监控.国外对控制网络系统的远程监视与控制研究的较多,现在国外最先进的控制网络技术是以太网作为现场控制总线现场总线建立工业控制界的分布式开放系统与之相适应,为了满足工业控制数据交换的要求,现场总线与系统应用之间的接口也在追求一种标准化,如是OPC技术应运而生,本文介绍IFIX如何读取远程OPCServer中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深部矿床应力集中区易诱导岩爆等地质灾害,利用卸压爆破法将应力集中区多余的能量释放,使整个能量体系达到动态平衡,实现高应力向深部岩体转移,围岩应力重新分布,继而达到防治岩爆的效果。为研究深部初始地应力场对卸压爆破效果的影响,采用ANSYS/LS-DYNA软件分别模拟3种开采深度条件下岩体卸压爆破过程。结果表明,开采深度由1 000 m增加到3 000 m 时,卸压爆破损伤范围变化较为显著,随初始地应力进一步加大,地应力对卸压爆破损伤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剧,导致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所形成的损伤区体积逐渐缩小,呈非单调变化;岩体卸压爆破损伤类型由拉伸破坏逐渐转向为剪切破坏,地应力对拉伸破坏起进一步抑制作用,对剪切破坏起到促进作用。结果对深部矿体卸压爆破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