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沈珉 《包装世界》2003,(4):83-86
吉祥纹饰可以自豪地说,中华民族的吉祥纹饰是世界上最形象和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中外思维方式,宗教基础和表现手法的不同,从吉祥纹饰的渊源来看,无非是宗教、民俗与神话,纹饰不仅具有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更主要的它是文化的化外形式,表现着文化的本质。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与对丑恶的厌憎是人类具有的共同心理模式,但是中国由于崇尚与自然的沟通以及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其  相似文献   
2.
浅析包装中色彩运用的文化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珉 《包装世界》2003,(2):83-84
从某种程度上讲,包装是对产品的一种定位和阐释。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人的视觉器官,在观察物体时,最初的20秒内色彩感觉占80%,而形体感觉占20%:两分钟后色彩占60%,形体占40%;5分钟后各占一半,并且这种状态将继续保持。可见,包装给人的印象多么迅速、深刻、持久。国外学者曾有过一项研究,发现由广告媒体招徕的顾客中,有33%的人在销售现场会选择包装吸引人的品牌,包装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包装的素材、形式和色彩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将产品引伸至一个深层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
沈珉 《包装世界》2002,(6):74-75
装帧的民族化,是近年来谈的比较热的一个话题,其实这也是艺术返归本土的一种共振,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上世纪初,西学东渐,在艺术界大家对西方艺术的态度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代大师潘天寿先生提出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样的命题,令人深思。但时过境迁,民族化的道路却“路漫漫而修远”。人们已认识到,民族化的历程不只由一个美好的愿望或个人的信念就能实现,只有当一个民族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充足的实力之后才能客观地返观本民族的传统。  相似文献   
4.
沈珉 《包装世界》2003,(6):74-74,76
崇拜纹饰在以前的分析中,我们讲到了镇邪纹饰、吉祥纹饰和爱情纹饰,最后我们讲一下崇拜纹饰。崇拜是一个民族精神凝聚和升华后产生的理念取向。在道德层面,它代表了善恶的评断;在思想层面,它代表了信仰的尺度;在伦理层面,它代表了社会的评价标准。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会有不同的崇拜纹饰。为了表述的清晰,我们把崇拜纹饰细分为宗教纹饰、图腾纹饰和表志纹饰。1 宗教纹饰原始人群初期的宗教形式之一,是对自然的崇拜。原始人各部落所依赖生存的地理环境不同,因此对大自然崇拜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冲击载荷作用下齿轮动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取整个齿轮,对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齿轮动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齿根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冲击载荷对临近轮齿的影响,并与静态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且分析了不同脉宽冲击载荷对齿根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钢结构防火涂料热工性能评价参数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种确定防火涂料综合热传导系数的方法.对几种防火涂料产品的抗火检测试验结果进行了试算,指出该方法为有膨胀型防火涂料钢构件的抗火设计与验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业兴旺发达,突飞猛进。随之,人们对建筑的美观、舒适、安全和功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集高新技术于一身的智能建筑迎合了时代的需要而应运而生。建筑智能是传统建筑业和电子信息业巧妙结合的产物,它为建筑业和信息业开辟了新的合作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建筑智能化,提升了建筑的档次和管理水平。如今,智能建筑已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热点,由此,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企业在规模资金的支持下,不断创新,迅速发展。可以说,21世纪的主流建筑应该是智能建筑。1现状目前,建筑智能方面的投资约…  相似文献   
8.
沈珉 《包装世界》2004,(2):80-81
有时候,设计师往往无法躲避自己的文化背景,这是由于时代、出身、环境特定的一个人的三维空间.因此,虽然设计师非常想突破自己的局限,让作品站在人性关怀的高度,用尽可能宽泛的陈述表达意思,但努力却显得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9.
沈珉  郝培 《复合材料学报》2016,33(1):189-197
采用内聚力模型(CZM)描述颗粒增强复合材料(PRCs)颗粒/基体非理想界面的力学行为,采用细观力学的Mori-Tanaka(M-T)方法和稀释解方法研究非理想界面刚度对该复合材料有效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某一体积含量下的有效模量和其颗粒/基体非理想界面刚度之间存在单调递增的关系曲线。同一复合材料不同体积含量的有效模量和非理想界面刚度关系曲线存在一个临界交点(CP),该点对应的临界界面刚度控制着颗粒体积分数对有效模量的影响。研究了基体和增强相的力学性能以及增强颗粒的尺寸对CP点临界界面刚度的影响。采用有效模量-界面刚度关系曲线,结合实验测得的有效模量,提出了估算PRCs的非理想界面刚度的方法,进而估计了复合材料的宏观有效模量。   相似文献   
10.
沈珉 《包装世界》2004,(2):80-81
有时候,设计师往往无法躲避自己的文化背景,这是由于时代、出身、环境特定的一个人的三维空间。因此,虽然设计师非常想突破自己的局限,让作品站在人性关怀的高度,用尽可能宽泛的陈述表达意思,但努力却显得于事无补。于是设计师接下来的事仿佛就比较容易了,去了解特质的文化,然后再切人,再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