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将聚丙烯与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三种单体的固相接枝物应用于聚丙烯侥质碳酸钙复合体系,研究接枝物对复合体系力学性能、微观形态和耐热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中加入CaCO3进行填充改性,在一定用量的三单体固相接枝物作用下,PP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四种不同的改性剂对蒙脱土进行处理,在三单体固相接枝聚丙烯作用下,将聚丙烯与四种改性蒙脱土进行复合,制备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四种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胺或自制的长碳链带有反应基团的不饱和季胺盐改性的蒙脱土与聚丙烯复合可制备性能优良的纳米复合材料,从力学性能来说,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蒙脱土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木塑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方法、木粉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加工性能等。结果表明,木塑复合材料在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开发不同木质纤维与多种塑料复合的材料以及可降解的木塑复合材料产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应。  相似文献   
4.
聚乙烯与三单体固相接枝物的热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体自增溶原位固相接枝法合成了聚乙烯与三单体固相接枝物(PETM)。采用Coats-Redfern法和Doyle-Ozawa法研究了接枝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表明,受接枝支链的影响,PETM的热分解反应级数介于0~1之间。PETM的热分解活化能比PE高,说明PETM的热稳定性优于PE,随着St在支链中的比例增加,PETM的热稳定性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是由于St能稳定自由基,从而降低PE的热分解速率。  相似文献   
5.
6.
采用碱处理、硅烷偶联剂处理以及碱处理配合硅烷偶联剂处理等方式改性甘蔗渣(BF),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分析(TGA)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改性后BF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改性方法均明显改变了BF的结构及改性剂的键合方式。碱处理能够去除BF中的半纤维素等小分子聚合物以及部分非晶区的纤维素,导致BF热稳定性降低,结晶度上升。碱液浓度偏高以及碱处理时间过长会导致BF的纤维表面原纤化,虽然能增加与偶联剂反应的面积,但BF的强度大大下降,不利于BF的增强作用。因此,硅烷偶联剂处理的BF/PLA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及力学性能最佳,其次为碱处理配合硅烷偶联剂处理的BF/PLA复合材料,最后为碱处理的BF/PLA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碱处理、硅烷偶联剂及碱处理后再硅烷偶联剂等方法改性甘蔗渣(BF),将改性后的BF与聚乳酸(PLA)共混制备BF/PLA复合材料。采用TGA、FTIR和SEM分析研究BF/PLA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分别采用Flynn-Wall-Ozawa(FWO)法和Kissinger法研究BF/PLA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BF/PLA复合材料的热稳定与BF的结构及BF/PLA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有关。碱处理使BF原纤化,降低BF的耐热性,不利于BF/PLA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提高;硅烷偶联剂改性可以改善BF与PLA的界面相容性,有助于提高BF/PLA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FWO法与Kissinger法计算得到的热分解活化能较一致,说明这两种方法都适合研究BF/PLA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在所对比的BF/PLA复合体系中,硅烷偶联剂改性的BF/PLA复合材料热分解活化能最高、力学性能最佳,碱处理后再硅烷偶联剂改性的BF/PLA复合材料次之。  相似文献   
8.
三单体固相接枝PP对PP/LN-MH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固相法合成的三单体接枝物PP-g-(MMA-MAH-TM)对无卤阻燃聚丙烯(PP)/疏松型纳米氢氧化镁(LN-MH)体系的改性效果,测试了阻燃体系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耐热性能和氧指数,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断面观察。结果表明,PP-g-(MMA-MAH-TM)加入可在对体系的阻燃性能、耐热性能和加工性能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同时实现体系增韧和增强,在PP-g-(MMA-MAH-TM)用量为8phr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接近纯PP,且界面相容性能极大地提高,增强了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提高了氢氧化镁微粒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具有柔性分子链的聚氧化乙烯(PEO)改性埃洛石纳米管(HNT),研究了羧基丁腈橡胶(XNBR)/改性HNT(PHNT)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XNBR/PHNT复合材料中的游离羧基伸缩振动峰较纯XNBR向低波数方向移动了2 cm~(-1),且峰强度增强,而腈基伸缩振动峰强度相对减弱,表明PEO与XNBR之间存在一定的氢键作用。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XNBR/PHNT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最大值较之未改性HNT填充者有明显提高,说明PEO能够消除HNT对XNBR损耗下降的作用;且改性复合材料在高温区域(50℃附近)由于氢键结构的松弛造成了额外的能量耗散,进而呈现出更高的损耗值。此外,XNBR/PHNT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要优于XNBR。  相似文献   
10.
疏松型纳米氢氧化镁阻燃聚丙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聚丙烯(PP)为基体,疏松型纳米氢氧化镁(LN-MH)为主阻燃剂,红磷和炭黑为协同阻燃剂,制备了阻燃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包覆剂A8使PP/LN-MH复合材料[(m(PP)/m(LN-MH)为100:40)]力学性能最佳;偶联剂KH550和接枝物又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使PP/LN-MH复合材料和纯PP相当;LN-MH的加入提高了PP的熔融峰温度,降低了结晶度和热失重起始温度,接枝物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熔融峰温度,相对增加了结晶度;红磷和炭黑的加入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在低LN-MH填充量时,加入9 phr红磷或7 phr红磷和5 phr炭黑后阻燃级别达到UL 94 V-0级;通过偶联剂和接枝物进一步改性,能够使复合材料在达到阻燃要求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