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锰矿粉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分析了当前锰矿资源及利用状况,并提出了一种利用贫锰矿粉的新工艺——微波加热含碳锰矿球团制备海绵锰(铁)。对可持续利用我国大量贫锰矿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的锻造比工艺制备P91管坯,对管坯的显微组织、低倍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锻造比为2时,制备的P91管坯组织晶粒粗大,管坯横向截面组织分布不均匀,无法实现探伤;当锻造比提高到3时,可制备晶粒细小且组织分布均匀的P91管坯;锻造比为3时,制备的管坯低倍组织明显优于锻造比为2制备的管坯低倍组织,有利于后续的制管工艺;当锻造比为3时,可制备满足标准ASME SA335、GB5310—2008要求用的P91管坯。  相似文献   
3.
纯净锰铁对纯净钢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尤其是碳含量。微波可以快速加热含碳氧化锰矿粉进行体还原,为获得低碳锰铁奠定了基础。在碳氧原子摩尔比为1.06,rCaO:rSiO2分子摩尔比为1.28的条件下,采用微波加热法,对含碳氧化锰矿粉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结果表明:还原物料中锰铁金属化物的碳含量在0.11%~0.23%之间。随着物料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增加,锰铁金属化物中的碳含量随铁含量增加而提高,而随锰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锰含量与铁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由于铁比锰易于渗碳,因此物料温度、保温时间和物料的锰铁比是影响锰铁金属化物渗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某45钢电机磁轭锻造+一次正火+高温回火后断面收缩率偏低,金相观察发现在磁轭本体有轻微带状组织,返修件经二次正火+高温回火,消除了带状组织,断面收缩率达到了技术要求.新批次工件适当增大锻造比,提高终锻温度及采用合理的正火和回火工艺,达到了一次交验合格.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对P91管坯试样的低倍、夹杂、显微组织、热压缩变形行为以及常温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炉+炉外精炼+真空脱气冶炼"工艺,可制备钢质纯净、夹杂物级别较低的P91管坯;P91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在空冷条件下,即可获得马氏体组织;P91经高温正火和回火热处理后,组织为晶粒细小的亚晶化回火马氏体组织;在同一应变速率条件下,变形抗力对变形温度比较敏感,采用较高的变形温度,可降低锻造过程中的变形抗力,当变形温度达到1 150℃以上时,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大会发生奥氏体组织的动态再结晶,从而进一步细化晶粒;P91管坯试样的常温力学性能可满足GB5310以及ASME SA335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碳酸锰矿储量大、品位低,且难选难冶的特点,以寻求处理大量贫碳酸锰矿的绿色新工艺为目的,研究了微波加热还原含碳碳酸锰矿粉的升温性能.结果表明,含碳碳酸锰矿粉具有优良的微波加热特性,且优于无烟煤.在一定的微波加热功率、质量和配碳比的条件下,微波加热含碳碳酸锰矿粉到1 000℃、1 100℃、1 200℃的升温速率分别为71.43℃/min、47.83℃/min、57.14℃/min.物料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其中第2阶段是物料吸热升温的最主要阶段,其升温速率方程可表达为:T=at b.物料在微波场中的升温速率主要取决于物料自身对微波的吸收性,配碳比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ER90S-B9焊丝和焊条(/%:0.08~0.12C,0.4~0.6Si,0.5~1.4Mn,8.5~10.5Cr,0.85~1,15Mo,0.18~0.29V,0.06~0.10Nb,≤0.015A1,0.03~0.07N)对P91钢管(/%:0.09C,0.45Si,0.32Mn,8.9Cr,0.95Mo,0.21V,0.78Nb,0.014Al,0.05N)进行氩弧焊打底、焊条电弧焊填充及盖面焊接。结果表明,P91钢焊缝无裂纹、夹渣、弧坑、气孔等缺陷,焊缝组织为回火索氏体,部分区域为回火马氏体,母材和热影响区为回火索氏体;接头的抗拉强度Rm653~665 MPa,屈服强度R_(p0.2)497~504 MPa,伸长率A 21.8%~22.9%,冲击功63.8~77.2 J,均满足GB5310-2008及AMSE SA335-2007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C/C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疲劳载荷类型系统地总结了C/C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主要研究方法,归纳出C/C复合材料疲劳损伤的主要特点,即多种损伤形式、高的疲劳极限、剩余强度增加以及实验测试数据分散性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C/C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潘小娟 《热加工工艺》2014,(16):94-95,101
根据船用曲轴的使用要求及加工工艺要求,提出了船用曲轴对原材料钢锻件冶金质量的要求,指出了生产船用曲轴锻件42CrMoA的主要技术难点和控制要点。太钢通过采用合理的冶炼、热加工工艺,研制了船用曲轴钢锻件42CrMoA,并通过了中、韩、挪威、英、美、法、德等多国船级社认证,产品完全满足用户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二次精炼工艺的发展以及钢水连铸工艺的广泛应用,钢材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要提高钢材质量,必须造合适的炉渣以对钢水进行有效的脱硫、脱氧。本文提出的这个模型可以预测出钢渣成分的最佳值,从而使脱硫达到理想水平。众所周知,只有在早期对钢水进行很好地脱氧才能实现深脱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