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采用热模拟、动电位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等手段研究了热变形参数对23Cr-6.2Mn-2.1Ni-0.28N节Ni型双相不锈钢点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的耐蚀性对应变速率、变形温度比较敏感,晶粒细化有利于提高试样的耐点蚀性能。在1和10 s-1的较高应变速率下,随变形温度升高,试样的耐蚀性先增加后降低,1050℃耐蚀性最好。随应变速率增加,再结晶晶粒细化程度降低,钝化膜稳定性减弱,试样耐蚀性逐渐降低。点蚀坑主要分布在δ相和δ/γ相界,随应变速率增加点蚀坑数量明显增多,尺寸变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日益增多,其排放的尾气也不断增多,导致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加剧环境问题。因此,为降低机动车尾气对环境污染的程度,需要做好机动车尾气的检测工作,较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改善环境污染。本文主要是对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物及其危害,机动车排放有害气体的生成机理及机动车尾气的检测技术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机动车尾气检测技术,从而更好地用于机动车尾气防治,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在应变速率为0.01 s~(-1)和变形温度为300~1050℃的条件下,对23%Cr不同Mn含量(6.26%~14.13%,质量分数)节Ni型双相不锈钢进行高温拉伸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拉伸变形时的主要承载相为奥氏体相,且Mn含量增加提高了奥氏体相的体积分数,有利于增强热塑性,但对抗拉强度影响较小。在550~1050℃变形时,随着Mn含量的增加断面收缩率增加,但在300℃变形时,断面收缩率有所下降。Mn含量的增加使得较低温度拉伸(450和750℃)的"易裂敏感点"略有增大,不同Mn含量条件下的最佳塑性温度区在500~650℃和850~1050℃。300℃变形时,Mn含量对加工硬化率影响小,1050℃变形时高Mn含量有利于在较低应变量下发生动态再结晶。不同Mn含量试样拉伸变形组织主要受奥氏体相位错结构演变影响,Mn含量较高(14.13%)时奥氏体相上形成的大量高密度、小尺寸位错胞可细化晶粒,有利于提高热塑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20世纪80年代兴建的钢结构广播电视塔,很多已经接近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其中有部分铁塔在长期使用中维护不当,导致结构安全存在隐患,急需改造。本文从一个铁塔改造的工程实例出发,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EN来对比分析两种结构方案的可靠性,并从经济性、施工可行性上综合比对。其中方案一采用延长顶部塔段并增加桅杆段的方式,方案二采用插接钢管加内支撑的方式。通过对两个改造方案的对比研究,验证了方案二的可行性,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维下料问题数学模型的计算机自动生成与优化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维下料问题的下料方式,采用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应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给出了最优下料方案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6.
使用热模拟试验机在1123~1423 K/0.01~10 s-1变形条件下对18.5%对Cr高Mn节镍型双相不锈钢进行了变形量为70%的大变形热压缩,研究其在热变形过程中两相的亚结构特征和软化机理。结果表明,在0.01~0.1 s-1/1123~1223 K范围的热压缩软化以铁素体相的再结晶为主,而在0.1 s-1/1323~1423 K和10 s-1/1223 K范围的热压缩软化以奥氏体相的再结晶为主。在变形温度为1223 K、应变速率由0.01 s-1增大到10 s-1的条件下铁素体相内的位错缠结向胞状结构演化并出现位错线,奥氏体相内的亚结构则转变为细小的再结晶晶粒。应变速率为0.1 s-1、变形温度由1123 K提高到1323 K时铁素体相内的位错增加,变形晶粒向胞状组织演化而奥氏体相内的位错减少,由回复组织转变为再结晶组织。根据热变形方程计算出表观应力指数n=7.13,热变形激活能Q=514.29 kJ/mol,并建立了Z参数关系本构方程。根据加工硬化率得到再结晶临界条件,并确定了Z参数与再结晶临界条件的关系。对热加工图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失稳区逐渐减小,最佳加工区域为1348~1423 K/1~10 s-1,功率耗散系数大于0.4。  相似文献   
7.
DSP技术的最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SP力求最佳表现 DSP程序员孜孜以求的是程序功能发挥到极致、尽善尽美.然而谈何容易?在很多情况下,DSP程序员就象是导演,而DSP则是影星--由DSP登台表演,它需要程序员即导演技艺超群,并与演员同心协力.  相似文献   
8.
按定义,蓝牙解决方案的特点是低成本、低功耗,并且小巧玲珑.但实际上果真如此吗?而且,若是果真如此,超低功率设计也能行得通吗?在理想世界中,蓝牙设备开发者的设计理念是:低功率、低成本和小尺度的完美结合.但在现实世界中,最令人担心的是,他们将不得不以牺牲功耗指标为代价,来满足其他设计指标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曾泽瑶  杨银辉  曹建春  倪珂  潘晓宇 《材料导报》2021,35(18):18163-18169,18189
采用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18Cr-3Mn-1Ni-0.22N节镍型双相不锈钢在1123~1423 K/0.01~10 s-1、变形量为70%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不锈钢的流变曲线在1223~1423 K/0.01~1 s-1条件下发生了流变软化和二次硬化现象,且二次硬化随应变速率增至10 s-1而减缓.动态再结晶组织演变主要受温度和变形量的影响,在1123 K/0.01~10 s-1变形时主要发生在铁素体相,而在1323 K/0.01~10 s-1变形时主要发生在奥氏体相.不同应变速率条件下,1123 K变形时不锈钢发生动态软化的程度最大,并随温度升至1223 K时应力降幅较快.不同温度下1 s-1变形时不锈钢的软化程度最差,0.1 s-1且高于1223 K变形时不锈钢的软化程度最好.当应变速率一定时,再结晶临界应变随温度升高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建立了0.2~1.2真应变条件下功率耗散系数η与失稳因子ξ的3D热加工图.随应变的增大,η>0.3的区域逐渐从1300~1400 K/0.01 s-1向1300~1400 K/10 s-1扩大,ξ>0的安全区域集中在高温区.预测热加工的最佳参数范围为T=1280~1423 K,ε·=0.033~0.326 s-1,功率耗散系数η=0.39~0.44.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作用在广电发射塔的风荷载特点,采用线性滤波法(AR法)编制了风场模拟程序,合成了符合Davenport谱的风速时程曲线,可应用于高耸结构的脉动风荷载模拟。以某带平台广电发射塔为例,采用SAP2000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计算结构的风振响应,对比不同计算方法下风振系数分布特点,可知对于质量刚度突变的高耸结构,采用时程分析与频域分析的风振系数吻合度非常好,说明在此类工程中可以直接采用考虑多振型计算的频域法计算风振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