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延长油田七里村基础数据为依据,利用测井、压裂资料计算储层三向地应力剖面,以储层水力压裂时产生垂直裂缝和水平裂缝的破裂压力相等为临界深度,计算临界裂缝深度。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延长油田的动态监测和生产开发中更好地利用不稳定试井资料,本文在实地调研和实验的基础上,探讨性地提出了油田不稳定试井技术的规范化方案。建议在油井井口推广使用偏心采油树并以规范的试井设计进行现场操作以降低试井测试的成本。在试井资料的解释上,建议使用大庆试井平台和Saphir双系统对试井资料进行处理,从而可以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试井资料并降低解释结果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3.
延长油田部分井的完钻原则不统一,存在进尺浪费或沉砂口袋过小的现象。本文从常用的油层套管串结构入手,在分析合理沉砂口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水泥塞现状,确定了完钻原则,既保障了油水井留有足够的沉砂口袋,又减少了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试井分析中,通过特种识别曲线和图版拟合确定井筒储集系数,特种认别曲线理论上计算精度高,但对实际测试数据进行解释时,往往需要两种计算方法相互参考。而霍纳曲线则通常用来分析中晚期径向流阶段,对早期数据解释较为无力。现对霍纳曲线的半对数直线段进行研究,避开了早期实测数据波动的问题,提出了求取井筒储集系数的新方法,该方法对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罗宝莉  张刚  安山  王迪东 《辽宁化工》2011,40(6):651-653
通过对定边油田某10区块延长组长8油藏烃源岩的分布、构造特征、有利相带、低压等因素的系统分析研究,认为烃源岩为油气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油源;小型隆起构造与砂体的有机配置为油气的优先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水下分流河道为油气富集提供了空间;在过剩压力作用下,油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运移,因此,在高压背景下的低压区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在此基础上划分了5个有利区带:某57井区、某37井区、某49井区、某68井区、某53井区。  相似文献   
6.
余海棠  刘彦锋  王迪东  许亮  曹晶 《应用化工》2013,42(9):1641-1643,1647
采用一种长链脂肪酸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配制成粘弹性清洁压裂液,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压裂液的最佳使用浓度为1.5%2.0%;60℃时静态滤失系数为3.15×10-4m/min1/2;静态悬砂速度为0.25 mm/s,常温下与原油混合可迅速破胶;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65℃)、稳定性和抗剪切性能,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岩心伤害率9.9%2.0%;60℃时静态滤失系数为3.15×10-4m/min1/2;静态悬砂速度为0.25 mm/s,常温下与原油混合可迅速破胶;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65℃)、稳定性和抗剪切性能,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岩心伤害率9.9%10.3%,比瓜胶压裂液下降了65%。在同类井况条件下,粘弹性清洁压裂液和瓜胶压裂液现场应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清洁压裂液在增油效果上具有一定优势,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开采效果,对氮气泡沫吞吐开采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泡沫剂最大吸附量计算、化学剂注入浓度确定与化学剂注入方式选择3部分为氮气泡沫吞吐开采做准备,通过注入气液比、注氮气泡沫时间、焖井时间、吞吐轮次与起泡剂浓度五方面设置了氮气泡沫吞吐开采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氮气泡沫吞吐开采方式采油率高、驱油效率高、含油饱和度高、增油量高,并且地层压力变化幅度小,证明了氮气泡沫吞吐开采方法开采潜力较好。  相似文献   
8.
压裂的工艺技术主要是产油层内的原油实验和气配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单井产量的提高及采储量的增加重要技术的一种,压裂技术在一些低渗油田,尤其是特低渗油田开采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压裂施工中研究、开发了专门适应各种储层及各种油藏条件的完备的增产技术措施,对低渗透油田能够实现高效的勘探及经济开发给予了非常重要的技术保障。本文对目前常用的端部脱砂压裂技术、压裂中的缝高控制技术、高渗层防砂压裂技术、重复压裂技术等近几年压裂工艺中较常用的压裂技术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9.
利用压力恢复曲线确定单井控制储量的绝大多数方法,是基于时间来求取油井实际泄油面积,进而利用容积法求取单井控制储量。如果测试数据波动较大,或者没有测得所需时间点,以上方法求取单井控制储量就会受到极大限制。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层压力来求取油井控制储量的新方法,避开了以上基于时间求取控制储量的种种限制,利用压力恢复曲线径向流直线段数据计算出油井实际泄油面积,从而得到油井控制储量,并通过实例分析论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所谓油田的注水开发,就是油藏的二次采油,是在利用天然能量第一次采油后运用最多的一项提高油田采收效率的方法。研究注水油田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油田注水开发的动态分析技术及注水效果评价技术来分析提高注水油田开采效率的措施,并对油田注水设备技术和分层注水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