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8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20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1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风包粉系列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总结了哈尔滨工业大学15年来对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的原理及所具有的风包粉流动特点,并通过工业试验验证了风包粉原理。针对我国电站锅炉燃煤的特点,提出了需要解决的5个问题,指出了浓淡燃烧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3000m~3/h排烟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中试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采用真实烟气的 30 0 0m3 /h排烟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 (CFB FGD)及其中间试验装置 ,通过实验研究了钙硫摩尔比 (Ca/S)、近绝热饱和温度差 (ΔT)、烟气湿度、喷水量、入口SO2 浓度、浆液雾化质量、脱硫灰循环等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 ,CFB FGD工艺在停留时间小于 6s、烟气流速v =4— 6m/s、Ca/S =1.2、ΔT =10— 12℃时可实现高达 90 %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3.
A new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method by reaction across the falling liquid film on the outside surface of axial finned-tube bundle and its principles of removal of SO2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yles of tube bundle,and the pitch of tubes,flue gas velocity,gas-liquid ratio and flue gas temperature on desulphuriz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flue gas are studied.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desulphurization effect is better for flue gas at 65℃,4.0m·s-1 against the tube bundle of 10 rows with relative pitch of staggered rows S1/d=2.1,S2/d=1.8.  相似文献   
4.
半干法压力旋流式喷嘴雾化性能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压力旋流式脱硫雾化喷嘴雾化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各因素对雾化液滴粒径的影响,得到了喷嘴下游流场内液滴粒径和速度空间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雾化液滴粒径与雾化压力和喷嘴直径成正比,与雾化介质黏度和表面张力成反比;液滴速度沿轴向方向急剧衰减,在距喷嘴200mm处几乎不发生变化,而在径向方向上呈中心低,边缘高的分布;在破碎和聚合的作用下,液滴粒径沿轴向方向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大颗粒主要集中在雾炬外围.试验结果与计算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热解过程煤焦微观结构变化的XRD和Raman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了解煤焦微观结构在热解过程的变化规律,对霍林河褐煤(HLH)、大同烟煤(DT)、鸡西烟煤(JX)和晋城无烟煤(JC)进行热解实验(25~1 600℃),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获取煤焦微观结构信息,并对两者数据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解过程煤焦微观结构的变化存在明显的3个阶段,分别对应解聚与流动、热缩聚与芳构化、石墨化.当La3 nm,ID1/IG和ID4/IG随La的增大而增加;当La3 nm,ID1/IG和ID4/IG随La的增大而减小,表明层片在不同尺寸内发生改变,其相互连接方式和缺陷数量也不相同.Lc分别与ID3/IG和Raman谱峰总积分面积成反比,表明无定形sp2碳原子多存在于芳香片层的夹层间,且与芳香结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干法、半干法(钙基)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论述了用钙基吸着剂脱硫的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工业化应用现状 ,通过技术分析可以看出 ,无论干法还是半干法脱硫技术 ,都包括脱硫产物和飞灰的再循环利用 ;干态CaO应首先与水反应后生成溶液 ,才能与烟气中的SO2 充分进行反应 ,并分析了水在脱硫过程中的重要性。结合作者脱硫工程实践经验 ,论述了工业化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注意和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二次风水平摆动对670 t/h锅炉切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电厂670t/h锅炉出现的NOx排放高问题,提出了将所有一次风改为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并对下组上层、中组中层和中组上层二次风采用水平摆动的方案,从而将水平浓淡燃烧技术与二次风水平摆动相结合。按照相似模化的原则,在该锅炉上进行了炉内空气动力场的试验。1、3角二次风由正切变为反切,进行了4次不同二次风摆角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二次风摆角增大,前后墙炉内切圆角直径由7200mm增大到12080mm,左右墙切圆直径由8100mm增大到12100mm。冷态试验结果为热态试验及数值模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MW旋流燃烧方式煤粉炉炉内燃烧试验和数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电站锅炉炉内实际燃烧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并结合其热态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已成为验证数学模型和指导工程实践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该文利用PHOENICS软件,采用IPSA两相流模型及煤粉燃烧综合模型,对一台有16只径向浓淡旋流燃烧器两侧墙对冲布置的200MW燃煤锅炉炉内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了炉内燃烧器区域以及炉膛出口的烟气温度场和燃烧产物的组分浓度分布。模拟结果与锅炉热态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情况较好。结果表明:在燃烧器出口处形成了高煤粉浓度和高温区,使得煤粉着火及时,燃烧器区域维持较高温度,炉内煤粉燃烧充分,从而表明了径向浓淡旋流燃烧器具有高效稳燃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大型流化床锅炉在设计和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如采用播煤风、采用二次风强化悬浮段燃烧,合理选用烧燃分额,并给出了设计和运行的参数值。另外指出了大型流化床锅炉溢流口设置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双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自主研制的双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装置在一台75 t/h电站燃煤锅炉上的应用实例,该装置的烟气处理量为140 000 m3/h。采用动态技术经济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脱硫装置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成本低,是一项适合我国国情的烟气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