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仁东 《电力建设》2003,24(6):37-0
底渣的冷却和输送是循环流化床应用难点之一 ,也是影响循环流化床运行的主要瓶颈之一。江苏苏源贾汪发电厂工程在选择底渣的冷却和输送方法时 ,对“超强钢带冷渣排渣方案”和“风水冷渣器方案” ,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在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 ,得出超强钢带冷渣排渣方案优于风水冷渣器机械排渣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对带式输送机有硬齿面减速器输入轴断轴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范仁东 《华东电力》2002,30(10):73-75
通过详尽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了夏港电厂FGD工程干法石灰石粉制备方案优于湿法石灰石粉制备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外购成品石灰石粉方案在经济上不可取,因此该工程推荐采用干法石灰石粉制备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轻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提高其综合利用率,阐述了粉煤灰精细化利用的重要性,介绍了粉煤灰的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得出了粉煤灰中提取Al_2O_3和SiO_2的潜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粉煤灰提取氧化物的3种主要方法:酸法、碱法、酸碱联合法,并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我国实现粉煤灰提取Al_2O_3联产SiO_2工业化生产的不足:对设备要求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以及成本过高。最后对粉煤灰的精细化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范仁东 《电站辅机》2010,31(1):34-37
结合国内干式排渣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从热平衡计算的角度着手,定量分析了运行干式排渣系统对锅炉效率的影响。事实上,对于排渣量较小的锅炉,干式排渣机运行时本体的漏风现象非常严重,以简化后的热平衡模型对效率进行估算,可知运行现有的干式排渣系统,会使锅炉效率降低0.34个百分点,或更多。目前,对部分电厂的实测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四个电厂风冷干排渣系统的实测数据分析,干排渣系统与水封式除渣装置此较,会使锅炉效率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保守估计会使2×1000 MWe机组年经济损失达960万元.同时,干式排渣系统节水非常小,其节水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分析表明,干式排渣系统是一种难以满足节能减排政策的设备,在工程中应用宜慎重.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利用传导感应电选试验台进行粉煤灰分选试验研究,通过改变极板板型、极板电压、极板间距、颗粒粒径等参数研究分选效果的影响因素,对分选产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凹型电极板的碳分选效果相对优于凸型电极板;精灰烧失量随电压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板间距增大会削弱板间电场强度及影响颗粒运动;粒径越小灰的烧失量越低,且不易分选。对分选产物分析表明,对于粒径48μm的粉煤灰分选效果较为理想,而对于细灰的效果则欠佳。分选中精灰烧失量最大可达21.89%,碳回收率最高达53.02%。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锅炉底渣的最佳煅烧活化条件,以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对锅炉底渣煅烧活化工艺做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观察了锅炉底渣的微观形貌和锅炉底渣中矿物组成,采用滴定法测定不同煅烧活化条件下所得的活化产物中氧化铝与二氧化硅的溶出率,确定了锅炉底渣的最佳煅烧活化工艺参数:锅炉底渣与NaOH的质量比为1∶1.2、煅烧温度为700℃、保温时间为2.5 h、升温速率为4℃/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锅炉底渣中莫来石和石英相基本消失,转化为可溶性的硅铝酸钠,锅炉底渣得到充分活化,锅炉底渣中硅铝溶出率最佳。  相似文献   
9.
根据四个电厂风冷干排渣系统的实测数据分析,干排渣系统与水封式除渣装置比较,会使锅炉效率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保守估计会使2×1000 MWe机组年经济损失达960万元。同时,干式排渣系统节水非常小,其节水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分析表明,干式排渣系统是一种难以满足节能减排政策的设备,在工程中应用宜慎重。  相似文献   
10.
按现行设计规程计算 ,进入锅炉房输煤系统年利用率K≤ 2 6.2 % ,远低于卸煤系统的K≤ 45.5% ,论证将进入锅炉房输煤系统年利用率提高至K <45.5%是可行的。如果该输煤系统采用双路系统 ,即使一路系统故障 ,另一路系统出力时 ,输煤系统的年利用率也能达到K≤ 39.2 % ,这与卸煤系统年利用率相比是适宜的。通过对给煤机 ,单进单出钢球磨煤机、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中速磨煤机的计算分析 ,论证了即使筛碎设备故障通过旁路落煤管 ,也能保证磨煤机制粉要求 ,说明由带式输送机和筛碎设备组成的进入锅炉房输煤系统年利用率可达K≤39.2 % ,备用裕量可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