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Co0.35Fe0.65)99O1薄膜,研究了两种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其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循环热处理可以改善高磁矩(Co0.35Fe0.65)99O1薄膜磁性能,在450℃几个快速循环热处理后,沉积薄膜的矫顽力从105下降到3 Oe,电阻率下降到70%,a-Fe (Co)相晶粒尺寸可以减小到15~35 nm,该处理方法较以往的热处理更能改善软磁薄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预烧淬火速度对NiCuZn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的氧化物法制备NiCuZn铁氧体,预烧保温后采用了三种不同方式冷却,研究了冷却速度对材料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快,可获得更好微观结构、更高起始磁导率、更低损耗、更高烧结密度之低温共烧材料。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1 400℃固相烧结制备出Zn2+和Sn4+共取代的Y3Fe5-2xZnxSnxO12(x=0~0.35)铁氧体材料,详细研究了离子取代量对钇铁石榴石铁氧体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Zn2+、Sn4+都进入了钇铁石榴石铁氧体的晶格中。随着离子取代量的增加,钇铁石榴石铁氧体的密度与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其磁损耗则先减小后增大,在x=0.25时磁损耗取得最小值。该研究进一步说明了Zn2+和Sn4+取代在一定范围内可有效降低材料的磁损耗及控制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独特的快速循环纳米晶化技术(RRTA)对直流磁控溅射制备的非晶CoNbZr软磁膜进行纳米晶化。研究了不同的纳米晶化工艺条件下,薄膜的微观结构和软磁性能。结果表明,CoNbZr软磁薄膜晶粒细化到30 nm,RRTA晶化方法可有效地控制CoNbZr薄膜的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工艺和掩膜技术研制出新型NiFe/Ag/NiFe全金属自旋晶体管试样。该薄膜磁阻系数ΔR/R≥9%,全金属自旋晶体管试样集电极电流变化MC>587%(常温),且其性能随基极Ag层厚度减小而增强。全金属自旋晶体管具有电流放大、存贮及逻辑电路等功能,,有望替代现有的晶体管而应用于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  相似文献   
6.
利用加速试验和Arrhenius图方法,预测光盘的寿命,估算出常温下光盘的寿命为20年,通过环境试验对光盘的力学特性和记录特性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各种环境试验有的对光盘的力学特性有轻微影响,有的在记录特性如记录层的反射率、BER上有轻微变化。通过分析磁光盘磁光记录层的衬底及保护层的特性及失效机理,提出了提高磁光盘可靠性的途径。文中从寿命预测和环境试验讨论了光盘的可靠性,对磁光盘的失效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MnO_2掺杂Ni-Zn铁氧体的微观结构及磁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Ni-Zn铁氧体材料的功率损耗特性,基于固相反应烧结法研究MnO2掺杂对Ni-Zn铁氧体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0~2.0%(质量分数)掺杂范围内,MnO2不会影响铁氧体的单相结构。而Ni-Zn铁氧体的平均晶粒尺寸、烧结密度以及磁导率都随着MnO2掺杂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同时,铁氧体的电阻率持续上升。饱和磁化强度(单位质量产生的磁矩)先随着0.4%MnO2的掺入略有上升,而后随着MnO2掺杂量的增加持续下降,这主要是受金属离子占位及超交换作用力变化的影响。当测试频率低于1MHz时,铁氧体的功耗(Pcv)随着MnO2掺杂量的增加持续上升,而当测试频率超过1MHz后,涡流损耗在总损耗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电阻率越高的样品越有利于获得低功耗,但这一规律对于2.0%MnO2掺杂的样品不适用。总体而言,当频率低于1MHz时,不掺杂MnO2的Ni-Zn铁氧样品能够获得更低的功耗;而当频率超过1MHz后,掺杂1.6%MnO2的Ni-Zn铁氧体能够获得最低的功耗。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条件下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BaCu(B2O5)(BCB)粉体,研究了所合成的BCB粉体对Ba5Nb4O15-BaWO4(BNBW)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无水乙醇作为球磨介质,在800℃煅烧可以得到无杂相的BCB。将BCB作为助烧剂,添加少量于BNBW陶瓷中,在950℃烧结时可有效促进陶瓷致密化。随着BCB的掺量增加,BNBW陶瓷的介电常数εr和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单调降低,而品质因数与频率之积Q×f值先上升后下降。当w(BCB)=1%时,BNBW陶瓷得到较好微波性能:εr=19.0,Q×f=33 802GHz,τf=2.5×10-6/℃。  相似文献   
9.
复合添加对锂铁氧体烧结特性和电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传统的陶瓷工艺制备Li铁氧体材料.研究了复合添加Bi2O3等多种添加剂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适量超细球状Bi2O3粉可有效抑制Li的挥发,同时引入Zn2 、Ti4 、Mg2 、Mn2 等金属离子可将锂铁氧体的烧结温度降低至900℃以下,从而实现与银内电极的低温共烧.测试分析表明复合添加上述金属离子的锂铁氧体材料性能显著提高.起始磁导率μi =35~250,温度系数αμ(10kHz)5~7×10-6/℃,截止频率fc=12~86MHz,电阻率ρ>109Ω·m,居里温度TC>100℃.  相似文献   
10.
采用磁控溅射法先在Si(100)基片上沉积适当厚度的Fe薄膜作为底层,通过对Fe底层厚度及氧气流量的控制,使底层Fe形成化学计量的无缓冲层的Fe3O4多晶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强计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当初始氧气流量为1.5mL/s时,在15nm的Fe薄膜底层上可成功制备高晶粒织构的化学计量的Fe3O4薄膜。将Fe3O4薄膜应用到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多层膜中,由于多层膜材料间电阻率的失配,利用Fe3O4半金属薄膜并不能获得预见的大GMR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