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9篇
机械仪表   3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够满足建筑物舒适性要求的冷热源方案有很多,但由于各种方案都有多种影响因素,若仅就单一因素来评价将会影响方案选择的合理性。文章运用模糊理论对三种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各种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为依据来选择冷热源,为实际工程中进行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了一种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前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低温保存过程中生物组织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冷灌注过程中,内部温度的不均匀导致组织产生热应力,对生物组织造成损伤。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研究重点定量考察温度与线性热膨胀系数和杨氏模量的关系,并应用一种新的方法测量肾脏组织在降温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变。这种方法是利用低温显微系统获取不同降温速率下的肾脏组织图像,然后应用Vic-2D软件分析肾脏组织在特定温度和参照温度下所拍图像之间的微小形变,从而获得热应变数值。而杨氏模量是利用静态拉伸法测定不同温度下组织应力及应变,拟合出其杨氏模量数值。实验结果显示在0~20℃内,线性热膨胀系数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的;而杨氏模量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3.
对水蒸汽在内径为8 mm的水平圆管内,不同管壁温度、蒸汽流速、压力和入口过热度下的冷凝过程,采用通用CFD软件Fluent 13.0中的Mixture模型,结合UDF编程对水平管内冷凝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相应的冷凝液分布云图、体积分数和局部换热系数的变化曲线,得出蒸汽在水平管内冷凝换热系数与壁温、蒸汽流速、压力和入口过热度的变化规律。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模拟结果比计算值偏高约30%。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较低功耗下,使服务器基板CPU低于规定温度已成为数据中心冷却问题的关键。研究了沟槽式水冷散热器对服务器基板芯片的散热。首先,通过开展沟槽式散热器冷却一个模拟CPU服务器基板的实验,对散热器水冷却过程的流动特性和传热特性做了研究,并分别获得"压降-流量"和"进口水温-流量"的性能拟合公式。其次,开展采用集成式沟槽散热器冷却含多CPU服务器基板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测试,改变冷却水的流量和入口温度,以期获取芯片温度为70和80℃时所提供的最小能耗。实验结果表明:进口温度为25℃时,芯片温度维持在80℃以下的最佳流量为0.8 L/min;使芯片温度稳定在70℃以下的最佳流量为1.0 L/min。  相似文献   
5.
冷却速率对洋葱内表皮细胞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控制冷却速率观测了洋葱内表皮细胞结构的动态变化,根据透光强度定量分析了胞内冰晶对细胞结构的影响,对内压与体积的变化关系进行讨论,并研究了冷却速率对过冷度、结晶时间及细胞形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速率越慢,细胞内产生的冰晶数量越少,体积越大,对细胞造成的机械损伤越大。冷却速率从2℃/min升至90℃/min时,细胞的平均灰度值下降了37.2%;体积随内压的增大而减小,内压变化越大,细胞结构的变化越显著,在2℃/min时,冷却-复温后,内压增大了0.388×10~(-2) Pa,体积减小了2.264×10~(-13) m~3。冷却速率对细胞的过冷度、结晶时间及变形量影响显著,在90℃/min时,冷却-复温后相对体积变化为1.24%。  相似文献   
6.
王雅博  诸凯  崔卓  魏杰 《制冷学报》2017,(6):46-51+59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出流方式的散热器在不同冷却水流量下的换热效果,散热器冷却水进口均为中间喷射式。A、B型散热器均设置一个出口,分别位于散热器的一角及一边的中心;C、D型散热器均设置4个出口,分别位于散热器的四角及四边的中心。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得到数值模拟相对误差不高于7%。分析散热器的传热系数、速度分布、压力损失、综合系数,结果表明:4出口散热器传热系数不及单出口换热器,但流动阻力较小,散热器综合系数较高,C、D型散热器综合系数较A、B型散热器提高了50%以上,且具有更好的均温性,因此喷射流4出口散热器具有较好的换热和流动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中医理论里,舌体的水份含量是舌诊的重要参考依据。现有的测量方法在可重复性和测量精度上 都不够理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质传递速率方法的新型舌体水份含量测量仪,采用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 详细阐明了检测原理、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法。该测量仪有小型便携、操作简便、低功耗等优点,并通过实验 证明比现有测量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测量值标准偏差为2畅9%,能快速准确地反映舌体干湿润燥程度。  相似文献   
8.
郑铭铸  诸凯  杨洋  魏杰 《化工进展》2016,35(7):1969-1974
以研究强化相变驱动的环路热管的传热机制为目的,设计了一种带有相变空间的新型结构可视化平板热管蒸发器,实验研究了相变空间高度对热管蒸发器启动时间的影响与加热功率对其启动传热特性的影响,并观察了启动过程中工质在相变空间内的相变特性。实验结果:在不同相变空间高度情况下,实验蒸发器系统的启动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当相变空间为1mm时,系统启动时间较短,工质不易出现干涸现象。并且在启动加热功率不同时,系统启动热阻也不同,更高的加热功率对应更低的整体热阻。通过可视化实验的观察与分析,为建立环路热管相变驱动机制的可行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建立描述这一驱动机制的数学模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刀片式服务器的冷却为研究对象,应用6SigmaDC软件的电子热分析模块,构建了刀片式服务器模型,对不同参数下的翅片式散热器在刀片式服务器中的散热情况进行了数学模拟。得到翅片式散热器翅片高度、齿数、翅片厚度等多个参数对散热器散热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翅片散热器的最优结构参数,及芯片风冷散热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为优化芯片的散热,在相同服务器上构建冷水板水冷散热模型,与风冷散热时芯片的温度进行对比,得出芯片水冷散热性能是风冷散热的1. 3倍。基于刀片式服务器内部温度分布分析,提出刀片式服务器采用风冷与水冷相结合的混合冷却为最佳散热方式,为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散热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梁雨迎  诸凯  张莹 《流体机械》2013,41(1):78-81
为了解决高热流密度器件的散热问题而设计一种带有强化冷凝段的热管散热器,模拟不同的运行工况,对其散热效果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其他类型的热管散热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型散热器由于热管设计结构的改变,使其换热温差增大,而且使散热器底板的均温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地降低高热流密度器件的工作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