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7篇
综合类   49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29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浙江省外经贸联建大楼位于杭州市区 ,基坑开挖深度 9.4 5m~ 11.8m,周围环境较复杂。文章介绍了该基坑围护总体监测方案 ,详细地分析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Based on non-Darcian flow law described by exponent and threshold gradient within a double-layered soil, the classic theory of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of double-layered soil was modified to consider the change of vertical total stress with depth and time together.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governing equations,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were obtained in detail by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hen,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in condition that non-Darcian flow law was degenerated to Dary’s law, and the comparison results show that numerical solutions are reliable. Finally, consolidation behavior of double-layered soil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was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olidation rate of double-layered soil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exponent and threshold of non-Darcian flow, and the exponent and threshold gradient of the first soil layer greatly influence the consolidation rate of double-layered soil. The larger the ratio of the equivalent water head of external load to the total thickness of double-layered soil, the larger the rate of the consolidation, and the similitude relationship in classical consolidation theory of double-layered soil is not satisfied. The other consolidation behavior of double-layered soil with non-Darcian flow is the same as that with Darcy’s law.  相似文献   
3.
考虑井壁沿环向一部分不透水,建立定流量下承压层环向非完整井模型,应用Laplace变换和Fourier变换得到井流问题的半解析解,并获得特殊情况下的近似解.基于所得的半解析解,分析环向非完整区对流场状况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沿径向的分布和随时间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环向的非完整性使流场产生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会导致定流量井流实验时应用完整井理论估算得到的含水层参数产生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环向非完整井的流场特性可以用于基坑降水,以增加基坑内的降水深度,减小基坑外的降水深度,通过算例对降水效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弹塑性土质边坡再生核质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土质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利用无网格法中的再生核质点法(RKPM)进行弹塑性分析的方法.在介绍RKPM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其近似函数的建立与有限元法的区别,并用Galerkin法对控制方法进行了离散.针对边坡稳定的平面应变问题,假设工程土性质符合Drucker Prager本构关系,基于相关联流动法则,采用强度折减系数法得到了土质边坡在自重作用下的安全系数和失稳变形形式.结果表明,采用该分析方法能克服数值计算中网格畸变,得到的安全系数与极限平衡法结果接近,并能直观反映边坡失稳时的变形状态和形式.  相似文献   
5.
饱和土中大直径嵌岩桩纵向振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B iot饱和土理论和R ay le igh-Love杆理论,计及土层及桩的径向运动影响,导出了考虑横向惯性效应的端承桩与饱和土的纵向耦合振动频域的解析解和时域半解析解,对比了考虑与不考虑横向惯性效应时,大直径嵌岩桩纵向振动引起的土层复阻抗的异同以及桩顶导纳和时域反射的特征。研究表明:长径比越小,横向惯性效应越明显,而泊松比和激振频率对饱和土层阻抗及桩顶响应也有重要影响。通过工程实例对比表明,当桩的长径比较小时,用考虑横向惯性效应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6.
水平荷载下单桩动力反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于动力Winkler模型(BDWF)对粘弹性地基中有限长桩和无限长桩的动力响应进行求解,采用与频率相关的弹簧系数和阻尼系数,得到了各种边界条件下的解析解,为了对有限长桩和无限长桩的动力特性进行比较,对最大无量纲响应沿深度的变化曲线进行了参数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桩土模量比是动力响应中最重要的参数,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桩的长径比大于15时,有限长桩和无限长桩的内力和位移之间差别都很小,甚至可以把有限长桩当作无限长桩来近似处理,并且计算结果足够精确。  相似文献   
7.
桩与粘性阻尼土耦合纵向振动时桩顶时域响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假设桩周土层为均质粘弹性体,土材料阻尼为粘性阻尼,从轴对称角度,对任意激振力作用下弹性支承桩与土耦合纵向振动时的桩顶时域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求得桩顶位移阻抗函数解析解,给出半正弦脉冲激振力作用下桩顶速度时域响应半解析解。基于所得解对桩土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桩侧土粘性阻尼的特殊影响,得到若干新的结论,最后将理论解与现场工程桩实测曲线进行了拟合对比,表明本文理论结果能够更好地反映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8.
针对桩基水平振动分析问题,建立了能够同时考虑桩体弯曲和剪切变形的桩土计算模型.采用与频率相关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来模拟土对桩的动反力,简化桩体为Timoshenko梁,得到了层状黏弹性地基中能同时考虑桩体弯曲和剪切变形的单桩的水平振动解析解.研究了桩土模量比、桩体长径比、地基成层性以及激振频率对桩基动力响应的影响.并且在给定桩土参数的情况下,把同时考虑桩体弯曲和剪切变形的解析解与只考虑弯曲变形的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忽略桩体水平振动时的剪切变形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9.
饱和土层中桩的扭转振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饱和多孔介质理论研究了在三维轴对称条件下端承桩在饱和土中的扭转耦合振动问题,提出了桩与土在谐和振动情况下的定解问题,先对土层动力平衡方程进行求解并得到土体扭转振动位移形式解,依据平衡条件将该形式解耦合进桩身动力平衡方程,并通过对桩动力平衡方程的求解,得到桩顶转角和切向速度频域响应解析解和半正弦脉冲激励作用下桩顶时域响应的半解析解.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桩的长径比和波速比对桩顶动力响应有较大的影响,孔隙率和渗透力影响较小.将扭转振动结果与纵向振动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在图形形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半透水边界双层复合地基固结解析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考虑双面半透水、涂抹效应和应力集中效应的双层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析解及其工程应用.依据应力条件下的平衡方程和连续条件下的固结方程,由假定的无穷级数解推导出特征方程,并基于特征方程讨论了特征根取值的各种情形,进而得到了双面半透水双层复合地基的固结解析解.研究了给出的计算模型转化为求解单、双面透水双层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以及双层天然地基固结理论的可行性,进而证明求得解具有普遍适用性.研究发现,半透水边界对固结的影响不明显;固结速率随桩径比的减小和桩体刚度的增大而增大;桩径比的作用大于桩体刚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