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FCM的驾驶行为险态辨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险性驾驶行为的有效辨识,以事故发生概率为依据,在对驾驶行为状态予以险态分级的前提下,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进行险态辨识主因子析取,并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法构建了险态行为辨识模型。最后,结合实例对模型予以试算,并采用样本回代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误差率为2.5%。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玻璃纤维制备复合材料夹层结构X-cor的工艺,探索了X-cor夹层结构压缩性能及植入角度、密度、Pin直径等因素对压缩性能的影响.同普通泡沫夹层结构相比,X-cor夹层结构的压缩强度提高9.7倍,压缩模量提高17.9倍.随着植入角的增加,单位体积分数的Pin对X-cor夹层结构的强度和模量的增强效率均提高;不同直径Pin对X-cor夹层结构影响不同,大直径Pin对X-cor夹层结构强度增强效率高;小直径Pin对X-cor夹层结构模量增强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内外企业在乙烯压缩机方面的材料应用情况。以国产乙烯压缩机叶轮选用的1Ni9材料为对象,分析了该类材料在中国GB、欧洲EN、美国ASME(ASTM)、日本JIS等不同标准体系下的要求及技术处理过程,分别从标准(锻件、板材)、牌号、成分、室温机械性能(拉伸、冲击)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详细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比较。认为在工程应用方面,ASME体系更为完善和科学。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离心压缩机窄流道叶轮的焊接技术,按照成型过程的特点,从流道内焊接和流道外焊接两大类着眼,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应用于离心压缩机窄流道叶轮的钎焊、扩散焊、开槽塞焊、电子束焊、激光焊及混合EBraze等成型工艺的优缺点。指出对于我国压缩机制造商,一方面需要根据自身压缩机产品的使用工况和材料应用情况,合理规划和有的放矢地进行窄流道叶轮焊接技术开发;另一方面也可以统筹资源,利用好社会资源提供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针对连续驾驶合理时长确定问题,提出一套系统的量化确定方法.首先在确定驾驶行为状态因子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法,选取若干显著因子作为驾驶时长影响因子.其次通过差分算子寻找各因子值曲线突变点,得到单因子约束下合理连续驾驶时长值.然后通过一致性检验确定一致性因子,并采用贝叶斯信息融合算法,建立合理连续驾驶时长多因子融合模型,得到最优合理连续驾驶时长值.最后结合实例予以试算,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使用锁监视器检测C++中的死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永刚 《程序员》2003,(8):95-97
死锁是一种极难检测到的 bug,本文试图以一种简单的办法来最大限度的检测和打破死锁。  相似文献   
7.
新型材料复合玻纤风管具有漏风率小、保温性能好、消声性能强、经济适用等优点。复合玻纤风管施工工艺包括风管板材的划线、开槽、管道制作等。复合玻纤风管已应用于许多工程项目的空调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脑力负荷的SVM识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载信息系统的使用,道路交通控制信息的复杂,增加了驾驶员脑力负荷量.为对驾驶员脑力负荷进行有效识别,为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以及交通信息的整合优化设计提供依据,以驾驶员脑电信号δ(0.54 Hz),θ(48 Hz),α(813 Hz),β(1330Hz)频谱幅值为输入特征,结合SVM模型构建了驾驶员脑力负荷识别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驾驶模拟器实验数据,对该模型予以试算.结果表明,模型识别正确率可达93.8%96.5%.该模型对驾驶员脑力负荷识别具有较高准确性,可用于驾驶员脑力负荷识别.  相似文献   
9.
通过设计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缺陷模型,利用人射超声波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产生的反射信息,通过分析反射回波的时间和回波幅频特性,可以得到该材料内部缺陷埋藏深度信息,进行缺陷的无损评估.利用该方法对飞机蒙皮的缺陷进行超声波检测,通过超声波成像可以清晰地再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缺陷超声表征与无损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机制,为判断碳纤维蒙皮是否能够安全使用提供了直接依据.同时,通过对超声波检测成像中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将对中高速先进无人机的制造工艺改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设计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缺陷模型,利用人射超声波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产生的反射信息,通过分析反射回波的时间和回波幅频特性,可以得到该材料内部缺陷埋藏深度信息,进行缺陷的无损评估.利用该方法对飞机蒙皮的缺陷进行超声波检测,通过超声波成像可以清晰地再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缺陷超声表征与无损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机制,为判断碳纤维蒙皮是否能够安全使用提供了直接依据.同时,通过对超声波检测成像中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将对中高速先进无人机的制造工艺改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