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谭淋  施亦东  周文雅 《纺织学报》2020,41(4):106-111
为实现超疏水织物的绿色加工,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乙醇和水为溶剂制备硅溶胶预缩体对棉织物进行疏水整理,研究各工艺因素对棉织物疏水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预缩体的制备、硅烷偶联剂的添加、低温烘干工艺与提高整理织物疏水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棉织物表面的SiO2纳米粒子形成的粗糙表面与织物表面结合的疏水脂肪烃链可赋予织物良好的疏水性;在TEOS量为0.1 mol,乙醇量为0.9 mol,水的量为0.8 mol,先二浸二轧硅溶胶,再浸轧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醇溶剂优化工艺条件下,整理棉织物的水接触角可达152.1°,棉织物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宜春市农田灌排设施建设管理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灌区工程建设年代久远,一批大、中型灌区的骨干渠道及建筑物得以加固整治,提高了灌溉保证率;但骨干渠道至田间工程以上的末级渠系老化失修问题突出,尤其是末级渠系存在“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造成水资源浪费,影响灌区工程效益的发挥.结合宜春市农田灌排设施建设管理实际情况,从水源工程、灌区建设、灌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环境水流对河道取水口的干扰,基于有限体积法和结构化网格,利用Realizableκ-ε紊流模型模拟河道取水口在运行过程中的引水状态,并引入流速比分析近场流速对取水口引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流速严重影响取水口外沿进流流速的分布均匀度,流速比愈小,流速分布愈均匀。同时竖管内的汇流状态和取水口输水效率也严重依赖于流速比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具有独特的网状结构和相连通的微孔道,作为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易改性、易回收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势,在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静电纺丝的工作原理,随后,概述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作为吸附剂用于水污染处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有机污染物、无机阴离子、...  相似文献   
5.
采用皮芯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包载盐酸小檗碱(BCH)为模型药物的氨纶纤维,分别通过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差示量热扫描、单纱强力、白度、接触角测试表征和分析了纤维的形貌结构、药物分布、热/力学性能、白度及亲疏水性能。并针对氨纶纤维所包载的BCH进行了体外释放行为追踪。结果表明,皮芯湿法纺纤维成型良好,具有明显的皮芯结构,且BCH以无定形形式分布于纤维中。同时,研究发现,BCH的引入显著改善了纤维的热稳定性能,其热分解温度提高70℃以上,同时也增强了纤维表面的亲水性能,其中皮芯层均负载BCH的氨纶纤维表现为亲水性,接触角小于90°。此外,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证实,在释放15 h时,仅芯层负载BCH的氨纶纤维(释放了~30%)相比皮芯层均负载BCH的氨纶纤维(释放了~50%)有较好的药物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落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实现农业供水计量是总量控制和进行定额管理,保障农业水价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本文结合江西的实际情况,简要分析了灌区常用的供水计量设施的原理与使用条件,并进行了分类,探讨了不同工程条件下较为适宜的供水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粘土结合混凝土防渗墙的土石坝的渗流及坝坡稳定,以幸福水库为实例,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原理,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粘土与混凝土占比情况下的稳态渗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其稳态渗流与坝坡稳定情况。结果表明,混凝土占比变化对单宽渗流量及坝坡稳定影响都不太大,就幸福水库的防渗墙的防渗性能而言,在混凝土占比0.43以下时,增加混凝土占比防渗墙防渗效果未发生明显变化;在混凝土占比0.43以上时,增加混凝土占比后防渗墙防渗效果显著提高;在混凝土占比达1.0时,防渗墙前后水位下降量、单宽渗流量、Bishop法安全系数数值都急剧接近防渗性能最好,坝坡最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陈政  罗昊  吴楠  卢吉  施亦东  谭淋 《印染》2023,(6):82-86
介绍了细菌与螨虫对纺织品和人体的潜在威胁;列出了常用的和新型的抗菌剂与防螨剂,并归纳了各自的作用机理与特点,指出了当前抗菌防螨剂所面临的困境与潜在的研究方向;综述了抗菌防螨纺织品的相关生产技术与最新进展,并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期望为新的抗菌防螨纺织品的研发提供新思路;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