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南海  贺小玲 《工程力学》2019,36(10):164-171,222
为提高荷载作用下结构抵抗倒塌破坏的能力,该文基于构件应变能对材料弹性模量的敏感性及构件失效后对结构应变能的影响,提出了静载下的构件易损性及其冗余度评价指标,以衡量构件受损破坏的容易性及其失效后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冗余低、易损性高的构件,同时对冗余度高、易损性低的构件进行适当削弱,充分发挥各构件在结构中的作用,使构件的破坏顺序发生转变。结果表明,构件的易损性、冗余度系数值的大小能够反映构件发生破坏的容易性及其失效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根据构件的冗余度、易损性分布,通过调整构件的截面面积,可以实现结构"低易损-高冗余"非重要构件的破坏先于"高易损-低冗余"结构关键构件,从而改变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破坏路径,有效提升了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和抗连续倒塌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电网正逐步加强以科技的手段实施对自身电网的监测维护,特别是在对架空输电线路的施工、维护和监测。由于工作地点都在野外等偏远地区,如何解决通信链路的通畅,使工作现场实时与后台指挥中心保持信息互通是电力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无线通信平台,采用IP数字扩频无线专网和3G无线公网结合的设计方案,不仅可以为电力野外施工提供一个无线通信平台,而且具有带宽大、传输速率高、不受地势影响、架设简单和成本低的特点,彻底解决野外作业的通信孤岛。  相似文献   
3.
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是评估建筑结构的抗震可靠度的基础,对建筑结构的震害预测,乃至建立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抗震设计规范皆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我国现阶段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文中对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该领域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首先,将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类,总结出每种方法各自的适用特点及其优劣性,并详细论述了国内外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然后,指出如何合理评估并准确量化各类不确定性对地震易损性预测精度的影响是结构地震易损性理论研究所面对的挑战之一;最后,结合当前我国在地震易损性研究领域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