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7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的性能与材料及器件结构密切相关。以MoO3为阳极缓冲层,有机金属配合物Re-Bphen为阴极缓冲层,制备了结构为ITO/MoO3/CuPc/C60/Re-Bphen/Al的OSCs。在标准太阳光照条件下,当MoO3和Re-Bphen的厚分别为5nm和8nm时实现了器件的最佳性能,能量转换效率(PCE)和器件寿命均显著提高。结合器件结构,分析了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Re(Ⅰ)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Re(Ⅰ)配合物能够产生较好的自旋轨道耦合,其内量子效率在理论上可以达到100%,比荧光材料高3倍。因其具有相对短的激发态寿命、室温下高的磷光量子效率、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使其被广泛关注。文章对Re(Ⅰ)配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Re(Ⅰ)配合物分子设计与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苏斌  王阳  朱恩伟  王博  侯婧  车广波 《半导体光电》2017,38(1):49-52,74
合成了三种1,10-邻菲罗啉苯并咪唑衍生物,即2-苯基(4-溴)-咪唑[4,5-Q[1,10]-邻菲罗啉(A1),2-苯基(4-甲氧基)咪唑[4,5-f][1,10]-邻菲罗啉(A2)和2-苯基(4-甲基)-咪唑[4,5-f][1,10]-邻菲罗啉(A3).通过核磁和红外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开展了光物理和化学特性测试.以m-MTDATA为给体,1,10-邻菲罗啉衍生物为受体制备了有机紫外光探测器件.在光强为1.2 mW/cm2的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基于器件结构为ITO/m-MTDATA/m-MTDATA:A3/A3/LiF/Al的优化器件在-10 V时的最大光电流密度为89 μA/cm2.根据材料性质和器件结构讨论了器件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酸系单体和环氧树脂为原料、OP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K2S2O8为引发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和甲基丙烯酸为交联剂,采用乳液聚合,在80±1℃、200~300~200r/min变速搅拌下,合成了自交联型可低温固化的静电植绒胶。应用该胶静电植绒时,在80℃的烘干条件下,仅需5min即可固化。由该胶所制得的植绒产品干磨4000次不见底;湿磨1300次不见底;柔软度3 8cm,达到或优于静电植绒织物FZ/T64011-2001标准。  相似文献   
5.
一次性可降解植物纤维餐饮具用内淋涂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一次性可降解植物纤维餐饮具用内淋涂胶中单体、乳化剂、交联剂、引发剂、反应温度及搅拌速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一种含Sc(DBM)3bath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界面激基复合物发光,器件结构为ITO/TPD/Sc(DBM)3bath/LiF/Al,其中TPD和Sc(DBM)3bath分别为空穴和电子传输材料。这种电致发光(EL)发射主峰位于597nm,最高亮度接近200cd/m2,这种发射来自于TPD和Sc(DBM)3bath界面处两个功能层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激基复合物。同时该LED在紫外光照射下还表现出明显的光伏特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CuBB为阴极缓冲层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定向合成Cu(I)配合物,首次将 其作为阴极缓冲层引入到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中。实验分析发现,OSCs的光电能量转换效 率(PCE)与CuBB层厚度紧密相关,在标准太阳 光照条件下,结构为ITO/CuPc (20nm)/C60(40nm)/CuBB (x m m)/Al (100nm)的器件PCE随着CuBB厚度的增加 先增大后变小,当厚为8nm 时PCE达到0.94%。器件性能提高的原因主要是CuBB具有良好 的电子迁移率,但厚度过大时则由于串联电阻增加及电子不能经阴极缓冲层传输而使性能降 低。  相似文献   
8.
结合溶胶-凝胶技术,本文利用水热合成方法成功制备了Sr掺杂的La_(0.75)Sr_(0.25)MnO_3纳米纤维。煅烧后的纤维,利用SEM、XRD、TG、IR等测量技术对样品进行结构、组成和性能的表征。在SEM下观察,纤维的直径大体上相等,大约为300nm,长度比20μm大。经XRD表征,La_(0.75)Sr_(0.25)MnO_3纳米纤维的晶型为菱方晶系的钙钛矿结构。对复合纳米纤维样品进行TG分析,在600℃左右,具有稳定结构的LSMO纯相基本形成,说明样品在高温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磷光铜(I)配合物及其红光OLED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合成了一种新的Cu(I)配合物[Cu(DPEphos)(DPPZ)]BF4(CuL1L2),其中DPE-phos和DPPz分别代表(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和二吡啶并[3,2-a:2′,3′-c]吩嗪,利用该配合物分别制备了双层及掺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其中掺杂器件在621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红色磷光发射,最大亮度为582cd/m2,是目前首次报道的Cu(I)-配合物器件红光EL发射。  相似文献   
10.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紫外光探测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有机紫外光探测器的原理、性能参数及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性能参数包括响应度、探测灵敏度、量子效率、光电流响应曲线4个方面。影响有机紫外光探测器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给体和受体材料的能级、吸收、发射、载流子迁移率、器件结构等,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影响机制以及解决的方法和进一步提高性能的手段,同时对未来有机紫外光探测器的选材及性能提高方面也进行了总体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