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32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3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稀土Y和Nd对ZM5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ZM5镁合金为基体材料,应用铸造方法制备了4种不同稀土含量和比例的稀土镁合金。考察分析了稀土Y和Nd对ZM5合金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中出现了新相Ti2Mg3Al3,它对于减少晶界处第二相的析出有积极作用。ZM5合金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随稀土Y和Nd的比例不同而有比较大的差异,在所有考察的ZM5合金中,添加2%Y和1%Nd稀土的合金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缓冲溶液法制备出NiO—GDC复合粉末,该粉末压制、烧结后再经氰气气氛还原得到Ni—GDC金属陶瓷阳极。使用XRD,TEM,SEM对NiO—GDC和Ni—GDC的物相、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测定了阳极还原前后的相对密度、总孔隙率及开孔隙率。实验结果表明,由于NiO转变为Ni,有O的火上,使得还原后试样的相对密度明显下降,而孔隙率由15.4%提高到29.6%,且开孔隙率达到23.1%,可满足阳极作为燃料扩散通道的作用。多孔结构的Ni—GDC金属陶瓷阳檄有望成为中混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  相似文献   
3.
利用低压等离子喷涂方法在钛合金表面制备Al62.8Cu25Fe12Y0.2稀土准晶涂层。用Quanta2000型扫描电镜(SEM)分析涂层形貌,D/MAX-RC型衍射仪分析其相结构,HXZ-1000型显微硬度计测试涂层的显微硬度,在MM2000型实验机上进行室温滑动干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Al62.8Cu25Fe12Y0.2稀土准晶涂层相结构中除少量Y的稀土化合物相(β相)外,主要是准晶相(Ⅰ相),其涂层显微硬度有较大提高,而且稀土准晶涂层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800~1200℃的变形温度,0.001~0.1 s~(-1)的应变速率条件下对通过机械合金化+热压工艺制备的成分为Nb-22.5Cr的NbCr_2/Nb合金进行了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了合金的高温力学行为,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合金的变形机制。结果表明:NbCr_2/Nb合金的峰值强度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应变速率的降低而下降。基体Nb的变形机制主要为位错的滑移;而NbCr_2的变形机制是通过层错、孪晶、不全位错等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5.
以HF/H2SO4混合水溶液作为复合腐蚀剂,利用金相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万能试验机、维氏硬度计等测试手段,研究腐蚀时间对钠钙硅酸盐玻璃表面结构以及润湿性、光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随着腐蚀时间延长,腐蚀速率逐渐降低,表面腐蚀坑尺寸先减小后增大,腐蚀坑分布均匀性先提高后降低;接触角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值;抗弯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裂韧度变化不明显。腐蚀20 min时腐蚀深度41μm,腐蚀坑均匀细小,表面粗糙度Ra达到最低值5.8 nm,表面接触角和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1°和174 MPa。  相似文献   
6.
Ce0.8Sm0.1Gd0.1O1.9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Sm、Gd共掺杂CeO2的Ce0.8Sm0.1Gd0.1O1.9(SGC)电解质粉末。研究了工艺条件等对粉末的相组成、结构、颗粒大小的影响。并对SGC烧结体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法成功制备出的SGC电解质粉末有良好的烧结性,1 400℃下得到的SGC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大于93%。电性能测试表明烧结体在中温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氧离子电导率。  相似文献   
7.
以Y2O3(4N)和La2O3(3N)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Y1.8La0.2O3粉体,粉体压制后氢气氛下分别采用常规烧结和微波烧结制备Y1.8La0.2O3透明陶瓷。结果表明:900℃煅烧2 h制备的粉体近似球形,粒径约40~60 nm,采用氢气氛下1450℃微波烧结30 min下,可以获得致密性较高、晶粒细小、韧性好、透光率较高的Y1.8La0.2O3透明陶瓷。与常规气氛烧结相比,微波气氛烧结温度明显降低,时间显著减少,且晶粒更细小,其断裂形式由常规烧结时的沿晶断裂逐步过渡到穿晶断裂。  相似文献   
8.
罗军明  谢娟  徐吉林  邓莉萍 《材料导报》2021,35(22):22098-22103
本实验通过超声搅拌加球磨的方式制备了镀铜石墨烯(GNPs)增强Ti6Al4V(TC4)钛基混合粉体,将粉体压制后采用微波烧结制备GNPs-Cu/Ti6Al4V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显微硬度、室温压缩和摩擦磨损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石墨烯含量对钛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石墨烯含量的钛基复合材料均出现Ti2 Cu、TiC相,当石墨烯含量为0.5%时出现GNPs相,且含量越高GNPs相的峰越高.随着石墨烯含量增加,钛基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显微硬度、室温压缩强度和耐磨性先增加后降低,其中石墨烯含量为0.8%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最好.与未加入石墨烯的Ti6Al4V基体相比,石墨烯含量为0.8%的GNPs-Cu/Ti6Al4V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和压缩强度分别提高80.9%、69.9%.GNPs/Ti6Al4V和GNPs-Cu/Ti6Al4V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分别比Ti6Al4V基体高33.2%和69.9%.微波烧结制备GNPs-Cu/Ti6Al4V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分别比真空烧结和热压烧结高41.6%、22.9%.GNPs-Cu/Ti6Al4V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与粘着磨损共存.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讨术中双功超声在脑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术中双功超声图像。术中超声(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IOUS)由同一检查者按照统一图像质量标准存储、分析。B模式评估病灶位置、大小、回声、边界、形态、其他征象,D模式评估病灶多普勒血流信号。结果:7例少突胶质瘤的最大径线平均值为5.2 cm,病灶边缘距脑膜<1 cm者占71.4%。85.7%为稍强回声团块,85.7%边界清晰,57.1%形态不规则,71.4%伴有不同形状的高回声,71.4% Adler血流分级为3级。结论:IOUS的B模式可用于脑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实时定位及术中监测,D模式血流信息有助于定位脑部重要血管,进行术中预警。声像图中出现不同形状的高回声,后方不伴声影,提示钙化可能性大,对胶质瘤的影像学分级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Ce0.8Sm0.1Gd0.1O1.9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凝胶浇注法制备了Sm, Gd共同掺杂的CeO2(SGC)粉末, 将制得的粉末经1400 ℃高温烧结4 h得到相应的SGC电解质烧结体, 并对SGC粉末及相应的烧结体的性能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凝胶浇注法制备出了Sm, Gd共同掺杂的纳米CeO2粉末;所得粉末有良好的烧结活性, 1400 ℃下烧结所得电解质材料的相对密度大于94%. 电导率的测试表明, SGC电解质材料在中温范围有较高的电导率, 800 ℃时, 其电导率达到了0.082 S·cm-1, 有望成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