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5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IM)可对不同材料表面进行纳米级微细加工。在选取高定向裂解石墨(HOPG)和有机电双稳材料Ag-TCNQ分别进行直接刻蚀和电学改性的研究中,发现SIM脉冲电压极性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本文为此构建了物理模型,分析表明在不同极性的脉冲电压下,分别主要呈现电场效应或电子轰击效应。需要针对具体材料的具体加工要求,选择卿相应的脉冲电压极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I-Z曲线的STM"接触"模式的电学测量和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TM对金属有机络合物电双稳材料Ag—TCNQ薄膜进行电学性质的表征与改性,在针尖强电场的作用下,当电压达到某一阈值后薄膜从高阻态跃迁至低阻态,这两种高低阻态分别定义为一个存储单元的“0”与“1”状态。本文考虑到在STM的常规恒流工作模式下,针尖与样品之间的隧道结对于电学性质的表征与改性具有影响。为此测量隧道电流I对隧道结宽度Z的依赖关系,I-Z曲线,从而确定针尖刚好接触样品的接触点,利用STM进行了针尖与样品“接触式”的电学测量和表面电学改性研究,并与常规工作模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利用STM构建金属有机材料的纳米结构和改变电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开发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材料进行纳米尺度加工的功能,藉助于STM针尖和样品之间的强电场在金属有机络合物Ag-TCNQ薄膜表面构建了纳米点、纳米点阵和纳米线等纳米结构。伏安(I-U)特性曲线和扫描隧道的测试表明,在针尖强场作用后材料表面的局域电子态密度迅速增大,在电学上由高阻态转变为低阻态,这种效应可能归因于金属原子和有机分子之间的电荷转移。这些纳米结构展示了用作高密度存储器和纳米导线的可能性,有机导电材料将是未来纳米电子材料的理想候选者,而STM则将成为纳米电子学微细加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邱伟民 《建筑知识》2014,(9):363-363
地道工程建设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五角场交叉口地道工程为例,从基坑围护和地基加固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地道项目建设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5.
邱伟民 《炼铁》1998,17(1):16-18
经过对布料角及料流阀开度进行设定和调试,梅山3号高炉于1997年3月10日~4月9日进行了多环布料工业试验。多环布料的操作参数如下:矿石和焦炭的布料环数均为2环,矿石的布料角差为2°,焦炭的布料角差为3°,料流阀开度恒定,批料在10圈左右布完。高炉采用多环布料后,炉料分布合理,料柱透气性改善。  相似文献   
6.
人类正走向信息时代,通讯作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及国民经济的生产要素,正日益广泛地被许多发展中国家所认识。电信业已成为中国优先发展的产业,其发展速度超过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市场之一。 预计到2000年,我国电话机拥有量将达到一亿部以上,但电话普及率仅仅8%,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仍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一、中国通讯行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八十年代以来,通过引进技术,设备及自行研制开发,目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发挥无钟炉顶布料优势,炼铁厂在3号高炉进行了多环布料工业性试验,摸索了3号高炉多环布料的特点,进行了布料参数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通过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直接观察沉积在基片表面的花生酸LB(Langmuir-Blodgett)薄膜不同范围尺度下的微观结构.研究在经过表面两亲性(亲水性或疏水性)处理的基片上,在相同的制膜条件下,改变其拉膜沉积方式,对花生酸LB膜样品的表面结构、薄膜均匀性和缺陷等的影响.结果显示,花生酸LB膜在不同拉膜沉积方式下,薄膜表面将形成不同的分子自组装形态;改变基片表面的亲水性强弱也直接影响LB膜的表面形貌的均匀性,可能通过选择恰当表面处理和沉积方式来获得平整度更高,缺陷更少的LB膜.  相似文献   
9.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自控系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工业以太网在工厂自控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介绍其网络结构与组成,举例说明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自控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0.
利用STM对金属有机络合物电双稳材料Ag-TCNQ的薄膜进行电学性质的表征与改性,在针尖强电场的作用下,当电压达到某一阈值后薄膜从高阻态跃迁至低阻态,这两种高低阻态可分别定义为一个存储单元的"0"与"1"状态.在STM的常规工作模式下,测量了薄膜的电学性质的变化;考虑到在STM的常规恒流工作模式下,针尖与样品之间的隧道结是影响电学性质的表征与改性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而它并不是材料本身的属性,为此利用STM进行了针尖与样品"接触式"的测试与分析,并且与常规工作模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