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设计了650 MPa级的Nb Ti和Nb V微合金钢的化学成分。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加热温度、终轧温度和终冷温度对这2种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和终冷温度是影响Nb Ti和Nb V钢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2种钢的伸长率与屈服强度以及屈强比与屈服强度之间都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微合金低碳铁素体-珠光体钢力学性能的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有力学性能预报式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的试验数据,提出了用于微合金低碳铁素体一珠光体钢的由化学成分和晶粒尺寸计算屈服强度σa和抗拉强度σb的预报式,以及由化学成分和钢板厚度计算延伸率δ的预报式。实验室试制的四个试验用钢的试验结果与预报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简述低碳结构钢微合金系的发展,重点介绍NbV和NbTi微合金钢在强度、韧塑性、织构及焊接性能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锌层对电镀纯锌钢板成形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电镀锌钢板的成形特性,包括镀层对力学性能和成形极限的影响,镀层损伤行为以及摩擦系数和润滑剂粘度的关系等。结果表明,电镀纯锌层对钢板的力学性能和成形极限影响很小。随着运动粘度的增加,电镀锌钢板的摩擦系数逐渐降低。与合金化镀层相比,电镀纯锌镀层更易随基板变形,因此表面裂纹出现较晚且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主要晶面上的取向特点。测定了Nb-V和Nb-Ti微合金钢不同条件下冷轧退火后的主要面织构密度和磁感应强度B50和B100,分析了两者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对磁感应强度而言,{100}面织构是有利的;{111}、{211}面织构是不利的;{110}面织构是中性的。{111}与{211}面织构密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薄板深拉延成形有限元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材成形有限元仿真采用虚拟制造技术反映模具与板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板材实际变形的全过程,有助于推动生产的快速化和设计的智能化。汽车企业通过对板材成形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可确定钢板性能参数范围和冲压工艺参数范围,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采用动力显式有限元软件LS-DYNA,对上海宝钢St14—T冷轧薄板的深拉延成形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变形过程的金属流动规律。  相似文献   
7.
板材成形有限元仿真采用虚拟制造技术反映模具与板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板材实际变形的全过程,有助于推动生产的快速化和设计的智能化.汽车企业通过对板材成形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可确定钢板性能参数范围和冲压工艺参数范围,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采用动力显式有限元软件LS-DYNA,对上海宝钢St14-T冷轧薄板的深拉延成形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变形过程的金属流动规律.  相似文献   
8.
微合金钢的显微组织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微合金钢进行同溶析出处理的方法,考察了微合金钢的显微组织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对电工纯铁进行热轧后考察了品粒尺寸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在较弱磁场强度下,B8随晶粒尺寸、析出物尺寸的减小而降低;在较强磁场强度下,B50、B100不会随晶粒尺寸和析出物尺寸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影响微合金钢组织性能的主要物理冶金因素 ;比较了含Ti和含V的低碳结构用微合金钢在轧前加热、热轧过程、轧后冷却及冷轧退火方面工艺特点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热轧出炉温度对IF钢r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昱斌  贾旭 《宝钢技术》2004,(Z1):36-39,63
通过控制热轧出炉温度控制Ti处理IF钢中TiC和TiN等析出物的分解,对热轧析出物形态、晶粒大小、再结晶温度、冷轧退火后性能均有显著影响.通过对罩式炉退火IF钢的再加热温度与r-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热轧的出炉温度与罩式炉退火IF钢r呈负相关,在α=0.05时更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