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机械仪表   3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前国内电站用凝汽器均采用水冷、空冷的凝气方式,其耗能耗水量过大,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节能、节水政策不符。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电站用高效复合凝汽器,介绍了其凝汽技术及相对传统凝汽技术的优势;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具体案例做了应用研究和可行性分析。最终结果表明:将高效复合凝汽器引入电站冷凝系统是技术可行,并能立即带来显著节能节水优势和节省经济开支的。  相似文献   
3.
为对管壳式换热器不同壳程结构进行实验研究,设计建造了普通单弓形折流板圆管换热器和无折流板的椭圆扭曲管换热器实验台。通过测试换热器管壳两侧的传热系数、压降和换热量等参数,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壳程结构的换热器在相同尺寸下、相同工况的传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椭圆扭曲管管侧的表面传热系数比普通圆管和折流板换热器均有大幅度提高,随雷诺数的增大,管内表面传热系数约为普通圆管的1.27~1.43倍,管外壳程表面传热系数约为普通圆管的1.36~1.76倍,能够有效提高换热效率。另外与传统的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相比,壳程压降显著减小,约为折流板换热器的30~35%。椭圆扭曲管换热器既强化了管内传热,又减小了壳程压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换热效率的手段。综合比较管壳侧的传热效率,发现在低雷诺数工况椭圆扭曲管换热器的节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搭建了扭曲管闭式冷却塔的换热实验平台,在空冷模式下通过测试在不同风机频率以及风机频率固定时不同的管内流体进口温度、空气干球温度情况下闭塔的传热性能、流动阻力和能耗,得到了风机频率、管程体积流量以及管程进口温度、环境温度对综合传热性能和空冷传热量的影响,进而得出优化闭塔空冷换热的方式,并推导出在不同的季节温度下最合理的运行方式。同时本试验拟合了风机频率和风机功率等与迎面风速的试验关联式以及空冷管外空气的传热系数试验关联式,对扭曲管式闭式冷却塔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圆形板片板壳式换热器内的传热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采用SOLIDWORKS软件对单个流道进行了无简化、全尺度的实体建模,采用ICEM软件进行了网格划分,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求解,并通过中试规模的水—水传热实验来验证模拟结果。实验样机采用与数值模拟几何结构完全相同的板片,板片数目122片。通过对比发现,在雷诺数Re为200-7 000的范围内,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在15%以内。模拟结果可以作为该类产品工业应用中设计选型及优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分析了闭式冷却塔设计过程中运行参数的调整优化对换热器换热面积、压降的影响。以降低盘管换热面积、空气外掠管束压降、管程压降为目的,分别控制管内工质流速、喷淋密度、配风量、迎面风速,分析其对换热面积和压降的影响程度,并借助MATLAB数据分析得到最优运行参数。结果表明:盘管错排布置、工质流速1.2 m/s、喷淋密度0.12 kg/(m·s)、配风量175 m3/(kW·h)、迎面风速3.0 m/s时,可以使闭塔的换热面积和压降综合最小,从而达到所设计闭塔的初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综合最小。  相似文献   
7.
以甲烷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数值模拟二维水平管内超临界压力甲烷加热情况下的传热性能,分析了热流密度、质量流速和进口温度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进口温度和质量流速一定时,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壁温增大,而表面传热系数减小;当进口温度和壁面热流密度一定时,表面传热系数随质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当质量流速和壁面热流密度一定时,表面传热系数随进口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种基于分级掩码策略的文本纠正方法来提高语音识别后的文本质量.以风电相关的语音为数据集,将其通过公开的语音识别SDK转为文本数据,利用BERT中的MLM机制实现文本纠正,并采用分级掩码策略,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掩码方法,改进后的模型称为HM-BERT.实验证明:HM-BERT在提升纠正效果的同时还加强了纠正模型的鲁棒性,该方法对其他领域的文本纠正也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内点法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抗差状态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分析了其数学模型,对其求解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软件。介绍了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抗差状态估计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特点进行变量等价转换,以降低其复杂度。在利用内点法进行求解时,通过对原问题的海森矩阵进行近似,确保其正定且提升了算法的效率。通过IEEE 9节点、14节点、30节点、118节点、145节点系统这5个算例,分析了算法效率以及收敛域。结果表明,与牛顿法相比,基于内点法的状态估计的收敛域更宽广,可以应对更恶劣的现场状况,具备现场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新型闭式冷却塔传热传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椭圆管式闭式冷却塔的实验测试平台,通过改变管内水进口温度和流量、空气质量流量、空气干湿球温度、喷淋水流量等以测试其传热性能,采用Poppe和Dreybal的假设处理数据,得到了管外水膜对流传热系数和水膜与空气传质系数,实验结果表明:水膜传热系数是空气质量流量和喷淋水温度的函数,与已知文献中Mizushina,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