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采用WER110S-G焊丝,匹配98%Ar+2%O_2、80%Ar+20%CO_2及CO_2气体进行保护焊接试验,同时检测了其焊缝的性能。结果表明:当采用98%Ar+2%O_2时,平板堆焊工艺性能尚可,但在坡口中室温条件下起焊时,电弧易产生飘移,焊缝高而窄,成形不太理想;采用80%Ar+20%CO_2及CO_2时,焊接工艺性能均较好,前者焊缝中C,Mn,Ti元素含量较高,焊缝强度及韧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浅谈“清水混凝土在建筑外檐装饰线条中”的应用.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建筑新材料不断出现,采用该技术,可减少施工环节,节省外檐装饰其他材料,加快施工进度,从而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成本,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清水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外观质量缺陷及其监控对策,并从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与安装、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浇注、养护和表面缺陷修补等来控制清水混凝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Gleeble 2000热模拟试验机,对16 mm厚TMCP型Q550D钢进行了焊接热模拟试验,研究了焊接线能量对热影响区粗晶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粗晶区主要组织为板条状贝氏体,当线能量高于20 kJ/cm时,还出现少量粒状贝氏体。随着线能量提高,原始奥氏体晶粒和贝氏体板条逐渐粗化,粒状贝氏体含量逐渐增加。粗晶区冲击功随着线能量提高逐渐降低,超过20 kJ/cm时冲击韧性明显下降。当线能量小于20 kJ/cm时粗晶区发生硬化,随着线能量提高,硬度值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等级细晶粒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软化现象及其对接头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对于高等级管线钢焊接工艺的制定及钢种的合金化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高效开展管线钢埋弧焊试验,建立了焊缝面积、坡口尺寸及焊缝尺寸之间的关系,从而可预测埋弧焊一次成形的线能量。采用JH-WGX2焊丝及CHF101焊剂进行双丝埋弧焊,两焊面的线能量分别为25 kJ/cm及30 kJ/cm。焊接接头强度、韧性、弯曲性能及硬度均能满足技术要求;尤其是热影响区不同部位的韧性较高,-20℃KV_2达到177 J以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武钢首批试制的高强度核电用钢厚板富氩气体保护焊性能试验,按照第3代核电技术(AP1000)用钢提出的焊接技术条件,对36mm和48mm 2种规格的核电用厚钢板进行了富氩气体保护焊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WER60HD专用焊丝匹配WHD585E钢厚板所得焊接接头综合力学性能优良,能满足第3代核电技术用钢提出的焊接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压烧结制备Mg2Ni化合物,研究了Al含量对Mg2Ni化合物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热压烧结可制备出Mg2Ni化合物,添加10%Al时了生成新AlNi化合物相。随Al含量增加,烧结产物显微硬度增加,Al含量少于10%时显微硬度增加主要由于固溶增强,Al含量高于10%时显微硬度增加主要为化合物增强。烧结产物的弯曲强度随Al含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8.
运用大型热力学计算软件Thermo-CalcTM计算分析了P92钢焊接材料中分别添加Ni、Co元素时对焊缝金属中δ-铁素体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i、Co元素均能有效抑制P92钢焊缝金属中δ-铁素体的形成,对计算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提出了计算公式w(Ni)eq =w(Ni) +0.62w(Co),以定量评估Ni、Co元素对于δ-铁素体形成的抑制效果.综合考虑Ni、Co元素对焊缝金属Ac1点及δ-铁素体形成的影响,并结合Ni、Co元素的价格因素,认为在P92钢焊接材料设计中可以用Co部分替代Ni.  相似文献   
9.
航空航天工业中,钛合金和镍基合金是飞机结构和发动机部件的重要金属材料.这些关键结构部件的制造需达到高可靠性要求,表面完整性是用于评价精加工表面质量的最相关参数之一.钛合金和镍基合金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和表层变化对其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钛合金和镍基合金表面完整性的研究进展,并报道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表面完整性问题,通过研究表面残余应力、白层和加工硬化层以及微观结构的改变,以提高最终产品的表面质量.许多参数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其中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刀具几何形状和加工工艺、刀具磨损和工件性能是最值得研究的问题之一.为了更好地理解加工引入的表面完整性问题,需要通过实验和经验研究以及基于分析和有限元建模的方法.然而,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上,仍然缺乏一种基于物理过程的、适用于工业过程的全面、系统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解释多种参数对钛合金和镍基合金加工效果的影响的同时,需要建立与可靠实验相一致的预测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江苏省海洋滩涂资源环境监视监测能力发展需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了江苏省海洋滩涂环境资源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有效整合海洋滩涂资源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海洋环境质量评价,通过地图显示、数据查询与分析、环境质量评价,实现资源环境状况的实时展示以及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高效管理,为江苏省海洋滩涂资源环境的保护、管理、规划与决策提供直观、精确、及时、高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