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采用原位聚合法,将蓝色荧光粉(Y2SiO5:Ce3+)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制备出透明且具有蓝色荧光性能的Y2SiO5:Ce3+/PMMA稀土发光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对样品进行结构分析;用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微观形貌观察;用荧光光谱测试仪和紫外-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荧光性能和透射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具有X2型单斜晶体结构的Y2SiO5:Ce3+蓝色荧光粉在PMMA中分布均匀,其粒度为0.7~2.0μm.在波长为365 nm紫外光激发下,Y2SiO5:Ce3+/PMMA复合材料能够发射出蓝色荧光,且0.1mol% Y2SiO5:Ce3+含量的PMMA基复合材料的蓝色荧光透光率高达75%.这表明所制备的Y2SiO5:Ce3+/PMM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蓝色荧光性能,可用于透明固体发光器件的研制.  相似文献   
3.
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对其形貌非常敏感,特别是荧光粉的尺寸。场发射显示器所需的荧光粉应是微米级的球状,然而可控的微米级荧光粉受到很少的关注。因此,本实验通过改进的共沉淀法制备合成了几微米的近球型红色Y2O3:Eu3+荧光粉。该产品在1050℃,pH值为5.5时,形貌均匀,粒径分布为0.9~3.1μm,且发光亮度较商用的增加50%以上。结果表明,通过改良的共沉淀法可以制备出一种高质量的FED荧光粉。  相似文献   
4.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十二胺和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为聚合体系,制备得到主链含长柔性链的聚酰亚胺酸,并且考查了KH-550硅烷偶联剂的加入量、含氟类聚硅氧烷的添加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KH-550达到6%时得到的聚酰亚胺膜的附着力达到1级,当添加总量0.1%的含氟聚硅氧烷时聚酰亚胺的含水率显著下降。用红外表征合成的聚酰亚胺的结构,利用TG表征聚酰亚胺的热稳定性,同时取向能力、预倾角测试以及工业可靠性实验表明,制备的材料可以作为扭曲排列型液晶显示器(TN-LCD)的取向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5.
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对其形貌非常敏感,特别是荧光粉的尺寸。场发射显示器所需的荧光粉应是微米级的球状,然而可控的微米级荧光粉受到很少的关注。因此,本实验通过改进的共沉淀法制备合成了几微米的近球型红色Y2O3:Eu3+荧光粉。该产品在1050℃,pH值为5.5时,形貌均匀,粒径分布为0.9~3.1μm,且发光亮度较商用的增加50%以上。结果表明,通过改良的共沉淀法可以制备出一种高质量的FED荧光粉。  相似文献   
6.
以3,5-二氨基苯甲酸十六醇酯(DBAAE)与醚类二胺按一定比例与四甲酸二酐共聚,得到支链化聚酰亚胺酸PIE(1- 3)系列,其中100%的DBAAE与四甲酸二酐聚合得到聚酰亚胺酸PID,将PID高温脱水环化制得可溶性PI添加到PIE-3中得到聚酰亚胺酸PIE-3a.通过红外、溶解性、膜韧性、TG、预倾角测试以及工业可靠性实验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研究表明:当DBAAE单体占总胺含量的30%时,固化后的PI膜柔韧性良好并且具有很好的溶解性能.PI随着支链化的增加,其热稳定性虽然逐渐下降但仍然十分优异.可溶性PI的加入使酰亚胺化率显著提高,用于液晶显示材料时,预倾角可达到4°~4.5°,并且工业可靠性测试结果优良.  相似文献   
7.
以三嵌段共聚物L64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经水热合成介孔硅材料SBA;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均苯四甲酸酐(PMDA)为聚合体系并通过原位分散聚合法制备了介孔硅改性聚酰亚胺材料。经过TEM,XRD,红外,TG,膜附着力及工业可靠性测试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研究表明,当加入总量的1%的介孔硅时,所得的改性聚酰亚胺膜附着力及热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并可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