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编程控制器(PLC)在铜铝管焊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铜铝管焊接的关键是对焊接参数的控制,原控制系统采用时间继电器控制焊接参数.虽然时间继电器成本低,但若达到铜铝管焊接高质量,其时间控制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性能指标已不能满足要求.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通过编写程序进行控制,可以大大提高焊机的上述性能指标,并使其具有预调谐和预显示功能,增加了该机的技术含量.一个特定的焊接参数确定以后,可长期使用,也就是说,当改变焊接工艺参数后,要想回到已定某一参数时,只需调回原工艺参数即可焊出原来产品的质量,使其满足当今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手段及布氏硬度测试,研究了形变热处理对Mg-8%Al-2%Ga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8%Al-2%Ga合金轧制变形方式以孪生为主;轧制变形后在150~300℃退火时,未发生再结晶,硬度的变化规律是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硬度值先下降,然后上升,达到峰值后基本不变;150~200℃退火时,仅在晶界及孪晶处析出细小、弥散的β相,300℃退火时,在晶粒内部还观察到沿基体α相的(0001)晶面析出的长条状β相及一些菱形片状彼此夹角为120°(60°)的β相;400℃退火时,发生了再结晶,硬度值明显低于前三个温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研究了时效温度对挤压态Mg-13Gd-4Y-0.4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硬度明显提高.合金在150℃、250℃时效过程中只析出一种白色块状相,是由大量溶质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随着时效时间延长而增多,至24 h最多.合金在300℃时效时,当时效时间延长至8 h,除析出白色块状相外,晶粒内部开始析出一种新相,新相呈片状、沿三个方向排列,三个方向之间的夹角互成120°,这种结构使得合金产生明显强化,硬度值大幅提高,24h时效峰值时,硬度升幅达78.6%.300℃是挤压态Mg-13Gd-4Y-0.4Zr合金最佳时效温度.  相似文献   
4.
反差倒转换图象是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的一种图象.这种图象具有特殊的性质,即它和正常二次电子象的图象相反、互补,利用这种对应关系可以制作幻灯片.详细介绍了反差倒转换图像成像原理,分析了它的特性以及利用它具体制作幻灯片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刘云秋  何奖爱  郭全英  孙晶  周凤秋 《铸造》2001,50(9):575-579
研究了热处理对轧制65Mn-Q235铸造复合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轧制65Mn-Q235铸造复合钢板在850℃时,经80℃油淬的热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镁铝合金的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手段及室温与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0.5%Ca对Mg-8%Al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 8%Al合金中加入0.5%Ca后,晶粒得到明显细化,沿α固溶体晶界分布的β-Mg-17-Al-12相变得细小、光滑,β-Mg-17-Al-12相周围的次生相消失;加入的钙除形成钙的化合物外,还有少量溶入β-Mg-17-Al-12中,基体中不含钙;0.5%Ca可使Mg-8%Al合金的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某涡轮套使用3个月后发生开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失效涡轮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中存在的夹杂物,在应力作用下,成为疲劳裂纹源并不断扩展,最后导致涡轮套发生开裂。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低温时效对AZ81-4%Gd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对经过固溶处理后的该合金在150 ℃下进行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以及硬度测试等技术,分析了经过不同时间时效后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用金属学理论分析了合金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合金在低温时效时,β-Mg17Al12相以连续和非连续两种方式析出,两种β-Mg17Al12相形貌不同.分析认为,β相的析出方式及形貌与其形核长大机理有关.在实验范围内,合金硬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Mg-Al合金非平衡凝固组织,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以及拉伸性能测试,分析了金属型铸造Mg-x%Al(x=8、10、12)合金的铸态组织.结果表明,Mg-x%Al(x=8、10、12)合金的铸态组织由α固溶体、沿晶界分布共晶组织及其附近的次生相所组成,共晶组织以β-Mg17Al12为基且其上分布着粒状α相,次生β相与α固溶体以片层相间的形式出现.采用金属型铸造,实验合金的冷却速度较快,先形成离异共晶的β-Mg17Al12相,后形成以β-Mg17Al12为基的共晶组织.该组织为类似于铁碳合金中莱氏体的非规则共晶体,强度和塑性很低,因此,Mg-x%Al(x=8、10、12)合金的力学性能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10.
郭全英  李启东 《铸造》2000,49(12):908-910
本文介绍的光栅调制假彩色编码技术可以使电镜样品中所含材料的各种成分以不同颜色出现,清楚地显示出各种元素的浓度分布及范围的大小。克服了传统方法不能把形貌显示与成分结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缺点,基本实现在微观区域内同时取得形貌、成分和晶体结构等方面信息,以确切地鉴定材料的组织结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