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热质比拟原理及萘升华技术 ,对空气横掠椭圆钉头管时的对流换热及流阻特性进行了研究。对管面上及椭圆钉头上的对流换热系数分别进行了测量 ,通过计算得到总体换热系数及流动阻力的实验关联式。实验结果表明 ,椭圆钉头管的对流换热系数高于光管 ,在实验规定的雷诺数范围内 ,椭圆钉头管的流阻小于圆形钉头管 ,有时也低于光管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温室大棚在保温和降湿方面存在的问题,扩大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应用范围,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温室大棚的双层集热棚式太阳能热气流发电装置。给出了夏冬两季不同运行模式,同时对双层集热棚采光性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主集热棚内平均单位面积的太阳净辐射量为599.76W/m2,次集热棚内平均单位面积的太阳净辐射量为539.784W/m2,双层集热棚平均透光率为69.2%,符合国标规定的温室大棚光照要求,满足大棚夏季降温、降湿,冬季保温、降湿的要求,本研究可以实现太阳能发电和改善温室大棚作物的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现行的常规压力容器无损检测验收标准做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4.
油气储运工程是典型的石油、化工和机械工程领域的特色交叉学科,以“流体”和“传热”为两翼,以“油气管道和储罐”为核心的“一体两翼”的知识结构布局,注定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存在较大的创新潜能。而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创新的世界级方法,为油气储运工程领域的创新有章可循提供了理论基础。TRIZ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变厚齿轮轮齿啮合综合刚度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将变厚齿轮轮齿简化为沿径向和轴向都为变截面的悬臂梁 ,推导出了轮齿啮合点变形的计算公式 ,首次解决了变厚齿轮轮齿啮合综合刚度的计算问题 ,并编制程序计算出了一对内啮合变厚齿轮轮齿的啮合综合刚度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火工品点火电路抗冲击、振动性能,针对固体继电器固有的输出电容及输出漏电流特性,以及现有点火电路的测试方法造成的影响,对固体继电器在火工品点火电路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以点火电阻的控制为例,通过对点火电路测试方法、固体继电器上电及发火特性分析和测试方法的改进,得到固体继电器可以应用于火工品点火电路的结论;并且,对于有可靠性要求的点火电路,提出采用冗余设计方案,以提高电路接通、关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误差逆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模型对文献已发表的24种固体在超临界流体(SCF)中的溶解度数据分别进行了模拟及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及内推功能,可作为模拟和内推固体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一种较好手段,但外推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有效地实现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毕业生达到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基本保障。本文以过程设备设计课程为例,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考核方式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教学理念的贯彻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为新形势下的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泥含油量高、含渣量低的特点,应用Fluent软件,采用k-ε标准湍流模型和混合模型对旋流器分离油泥时油-水-颗粒三相的分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入口体积流量和不同入口油泥颗粒直径对三相分离效果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油水的分离区域主要集中在圆柱段和圆锥段上半部分;随着入口体积流量的增大,油和颗粒的分离效率都表现为先提高后基本保持不变;入口体积流量为60 m3/h,对应入口流速为6m/s时,旋流器的分离效果最佳;油泥颗粒的粒径越大,旋流器的分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