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综述了在高等规聚丁烯-1树脂结晶行为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单一聚丁烯-1体系、聚丁烯与纳米粒子复合体系以及聚丁烯-1与聚烯烃复合体系,指出了每种体系中聚丁烯-1结晶行为及晶型转变的特征,为高等规聚丁烯-1及其复合树脂的进一步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DPPH·法研究新型胺类抗氧剂清除自由基能力,并与商用抗氧剂N-苯基-2萘胺和N,N'-二(2-萘基)-1,4-苯二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抗氧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随抗氧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清除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后基本保持不变。抗氧剂的清除能力随清除反应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该反应在室温下即可快速进行,且新型胺类抗氧剂的清除能力高于抗氧剂N-苯基-2萘胺和N,N'-二(2-萘基)-1,4-苯二胺。熔体流动速率和力学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胺类抗氧剂能够提高聚乙烯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证实新型胺类抗氧剂的抗氧化性能优于商用抗氧剂N-苯基-2萘胺和N,N'-二(2-萘基)-1,4-苯二胺。  相似文献   
3.
用原位聚合方法使用球形Ziegler-Natta催化剂制备新型聚丁烯-1合金材料,通过DSC、SEM、XRD和^(13)C NMR等手段对产物的形态、物性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丁烯-1加入量对聚合产物形态、结构及聚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丁烯-1本体聚合相比用原位聚合可改善聚丁烯-1产物的形态,降低聚合物粒子之间的粘联,使聚合物在釜内成为球形颗粒,催化活性最高为10.4 kg/g Cat,聚合产物的堆积密度为0.44 g/cm^3,粒径约为500μm;同时,用原位聚合可缩短聚丁烯-1产品由不稳定的晶型II向稳定的晶型I转变周期。聚丁烯-1釜内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都随着丙烯结构单元含量的提高而提高,但是聚合物的密度、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降凝剂合成及应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烷基萘类、聚酯类和聚α-烯烃类降凝剂等,简述了每种降凝剂的合成方法以及应用领域,为降凝剂的进一步合成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聚烯烃用受阻酚类抗氧剂在合成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传统受阻酚类抗氧剂、高相对分子质量受阻酚类抗氧剂和复合型受阻酚类抗氧剂等,指出了每类抗氧剂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为聚烯烃用受阻酚类抗氧剂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发展、特点、应用及改性研究方向,研究催化剂酸强度低、催化剂易失活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国内外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研究,分析向载体中引入稀土元素、分子筛、其他金属、纳米材料和交联剂对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催化活性、热稳定性、酸性、比表面积和晶型等的影响,综述采用S2O2-8或硫酸盐替换SO_4~(2-)作为催化剂活性组分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酸强度及结构等的影响以及引入过渡金属(贵金属)形成的双官能团对催化剂结构与活性的影响,对制约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研究与工业化应用的催化剂寿命、稳定性、机械强度、合成方法、催化活性及催化剂再生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产小中空容器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产品在加工时存在气味的问题,分别对国产HDPE和进口HDPE产品进行升温淋洗分级分析、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含量分析、庚烷提取物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气味大小与产品中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含量多少有关,气味由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引起,通过控制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产生可有效解决产品气味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氧化诱导期(OIT)对芳胺类抗氧剂与聚乙烯材料的相容作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抗氧剂与聚乙烯材料的相容量增加,其中防老剂D与聚乙烯材料的相容量增加最大。抗氧剂浓度对其与聚乙烯材料的相容作用几乎无影响。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抗氧剂与聚乙烯材料的相容量增加,其中新型芳胺抗氧剂的相容速率最慢,但相容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