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采用溶液共混及原位复合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杂萘联苯聚醚砜酮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形貌,并对材料性能进行研究.对比两种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原位复合法制备,碳管在基体中有较好的分散和界面结合,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优于溶液共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当碳管含量为3%(质量分数)时,原位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和强度分别为2.4GPa和107.6MPa,其体积电阻率达到1.0×106 Ω·cm,5%热失重温度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2.
采用逐步聚合方法制备了新型特种工程塑料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醚砜酮[PPESK(1/1)]和聚芳醚砜(PPES).利用热失重(TGA)分析仪,氮气氛围中,多重加热扫描速率下的不定温法对PPESK(1/1)及PPES进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根据Satava法得出,聚合物PPESK(1/1)分解反应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级数n=1;而聚合物PPES的热分解反应机理为相界面反应模式,反应级数n=2.同时采用经典动力学方程Friedman、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及Ozawa方程计算了热分解动力学参数(Ea,lnZ).重点考察升温速率、不同酮/砜比对PPESK(1/1)热稳定性影响,并且根据得到的动力学参数推测其在高温使用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及对热分解反应过程中“动力学补偿效应”(KCE)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PPESK/PTFE共混物摩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新型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PPESK)与聚四氟乙烯(PTFE)共混物。利用磨损试验机对该共混体系进行摩擦性能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PPESK中共混加入PTFE可以明显降低其磨损量,当PTFE质量分数为20%时,摩擦系数达到最小。同时采用扫描电镜、扫描探针显微镜对共混物摩擦表面及摩擦副表面进行观察,分析了该共混体系的磨损机理。研究表明,负荷、共混组分等因素对摩擦形貌均有较大影响,在不同摩擦条件下摩擦机理不同。黏着磨损和犁耕磨损随着负荷的增加由明显转变为不明显;随着共混物中PTFE含量增加,由犁耕磨损和黏着磨损变为以黏着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双酚A与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脂通过质子转移聚合法成功制备了超支化环氧树脂,采用端基修饰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超支化环氧丙烯酸酯,通过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究。测试了超支化环氧丙烯酸酯的紫外-可见光谱及光固化行为。  相似文献   
5.
采用兼有脂肪族和芳香族结构的超支化环氧树脂(HBER)增韧改性苯并(噁)嗪树脂(MDA),制备出不同质量比的MDA/HBER均相共混体系.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及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仪研究了共混体系固化行为和交联网络结构.利用流变仪对共混体系进行动态黏度测试,结果表明在60~190℃之间出现一段较宽的低黏度平台.力学生能测试表明,当HBER质量分数为10%时,共混固化物弯曲性能最优,韧性最佳.共混固化物断面形貌呈现出原位增韧增强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改性尼龙6,以含有脂肪族结构的超支化环氧树脂(AHEP)作为尼龙6的改性剂,制备出不同质量比的AHEP-PA6共混体系。利用熔融指数仪、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仪(WAXD)、力学万能试验机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AHEP-PA6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动性、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HEP的加入使PA6的结晶度有一定的提高,PA6的晶型发生变化,γ晶型弱化,转化为稳定性较好的α晶型。AHEP在PA6基体中能够均匀分散,二者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及微交联结构提高了PA6的力学性能,共混体系断面形貌呈现原位增韧增强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溶液共混-共沉淀的方式制备了玻纤增强含二氮杂萘联苯结构的聚醚砜酮(PPESK)复合材料;考察了两种长度的玻纤对GF/PPESK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以较长的玻纤为例,通过SEM对复合材料的形态进行观察,用DSC和TGA对其热性能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偶联剂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较长的玻纤更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GF含量为20%时,两种GF/PPESK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都达到最大。偶联剂的加入对于改善玻纤与PPESK的界面粘结、提高玻纤对PPESK的增强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降解温度都不同程度地提高。  相似文献   
8.
新型聚芳醚酮/SiO2杂化薄膜的制备和摩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含硅氧烷官能团聚芳醚酮(PPEK)/SiO2杂化薄膜.通过对PPEK进行化学改性,得到了含硅氧烷官能团功能性树脂,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量.结果表明,在异腈酸酯基硅烷偶联剂的作用下,含硅氧烷官能团PPEK与正硅酸乙酯经溶胶一凝胶过程形成了共价型有机/无机杂化薄膜材料,用杂化薄膜修饰的基底具有很好的减摩抗磨效果,当载荷为50 mN及100 mN时,杂化薄膜的稳定摩擦系数为0.1左右,且摩擦5 h后摩擦系数变化不大.薄膜的摩擦失效机理主要为疲劳磨损.  相似文献   
9.
将杂萘联苯聚芳醚酮(PPEK)经硼氢化钠还原、环氧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后,合成了侧链含有硅氧烷官能团聚芳醚酮,研究了其在玻璃基底上的自组装行为,并用红外、固体29Si-NMR谱、原子力显微等对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芳醚酮的自组装过程在室温下1 h内即可完成。与短链分子自组装膜相比,自组装聚芳醚酮膜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当载荷为100 mN时自组装薄膜的稳定摩擦系数为0.1左右,且摩擦系数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含硅氧烷官能团聚芳醚酮(PPEK)/Si02杂化薄膜.通过对PPEK进行化学改性,得到了含硅氧烷官能团功能性树脂,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量.结果表明,在异腈酸酯基硅烷偶联剂的作用下,含硅氧烷官能团PPEK与正硅酸乙酯经溶胶一凝胶过程形成了共价型有机/无机杂化薄膜材料.用杂化薄膜修饰的基底具有很好的减摩抗磨效果,当载荷为50mN及100mN时,杂化薄膜的稳定摩擦系数为0.1左右,且摩擦5h后摩擦系数变化不大.薄膜的摩擦失效机理主要为疲劳磨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