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行星球磨机对沸石进行研磨,用沸石替代部分炭黑填充到丁苯橡胶(SBR)和顺丁橡胶(BR)共混物中制备出复合材料,研究沸石的粒径及添加量对填充橡胶性能的影响.激光粒度测定仪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球磨后的沸石中位粒径可达2.4μm.当球磨沸石的添加量(质量份)为8份时橡胶的拉伸强度最高.沸石的添加能够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橡胶的断裂伸长率,但其硫化胶的磨耗体积和压缩疲劳温升也随之增加,添加球磨沸石的橡胶复合材料的湿抓着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2.
对SBR./BR硫化橡胶进行动态仿真实验,考察预应力、加载频率和环境温度对橡胶滞回曲线的影响及损耗因子与频率、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预应力和加载频率的增大,滞回曲线包围的面积增大;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滞后圈所包围的面积有减小的趋势;损耗因子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低频下黏弹材料的损耗因子随着频率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不如高频时显著.  相似文献   
3.
NBR/CSM并用比对共混胶耐热耐油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妍  王娜  高雨  杨凤  韩文驰  方庆红 《弹性体》2013,23(1):48-52
研究了NBR/CSM并用比对共混胶硫化性能、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的影响,并采用了扫描电镜分析方法表征共混胶浸油前后的结构。结果表明,随NBR用量的增加,共混胶的硫化效率提高,加工安全性能增强,耐油性能有所上升,但其耐热性能有所下降。当NBR/CSM并用比为60/40时,通过力学性能可知,共混胶中两相结构发生相反转。综合其性能,当NBR/CSM并用比为60/40时,共混胶具有最佳的耐热耐油性能,浸油后的抗拉强度保持率达到69%,断裂伸长率保持率达到86%,质量变化率为lO%,体积变化率为15%。  相似文献   
4.
多壁碳纳米管/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动态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HNO3/H2SO4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CNTs)为原料,制备多壁碳纳米管(CNTs)/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研究了在NR中填充CNTs对其力学性能、动态性能、Payne效应、压缩生热和损耗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经HNO3/H2SO4混合酸改性的CNTs表面含有氢原子、含氧官能团和自由基,增强了大管径CNTs与橡胶基体间界面结合,如物理吸附、氢键作用、化学结合等。其结果是,随着CNTs管径的增大,对复合材料的补强作用增强,压缩温升小,其Payne效应也降低;损耗因子(tanδ)越大压缩温升越高;填充不同管径CNTs的份数越大,碳纳米管之间的平均距离减小,更易形成聚集体,其复合材料的Payne效应越大。  相似文献   
5.
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促进剂、正硅酸乙酯为硫化剂、白炭黑和氧化铈为填料制备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研究了氧化铈用量对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铈能明显提高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耐热性能,且其用量为8份(质量,下同)时耐热效果较好。在250℃下经72 h热空气老化后,添加了8份氧化铈的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的损失率都最小。添加6份氧化铈的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热分解温度较未添加者提高了25.5℃,氧化铈在400~510℃时抑制了硅橡胶的热失重行为。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耐热性能,介绍了其热氧老化机理,并分析了提高耐热性能的途径,主要包括:改变其主链与侧基的结构,消除硅羟基,使用新型硫化体系,加入硅氮类化合物、耐热添加剂和硅树脂等。  相似文献   
7.
姜威  韩文驰  王娜  高雨  杨凤  方庆红 《弹性体》2013,23(1):53-57,64
用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分析硫化程度对未硫化天然橡胶(NR)的动态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硫化程度的混炼胶储能模量随硫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损耗因子降低,NR在0.8倍的正硫化时间(t90)时储能模量最大,损耗因子变化最小。交联密度(Mc)和/△G'(△G’=G’max-G’min)的值随硫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体系Mc增大时,△G’也随之增大,说明交联网络和粒子网络存在相互作用。由扫描电镜(SEM)图可以看出,在0.8倍的正硫化时间,交联网络与粒子网络相互作用明显,进一步验证了粒子网络和交联网络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洵箐  杨凤    康海澜    韩文驰    方庆红   《合成橡胶工业》2016,(3):234-238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天然杜仲橡胶(EUG)/聚丙烯(PP)热塑性硫化胶(TPV),考察了EUG用量对TPV物理机械性能、冲击强度、耐溶剂性能、耐热稳定性与结晶性能的影响,并表征了TPV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EUG用量的增加,EUG/PP TPV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和邵尔D硬度逐渐下降,冲击强度逐渐增大,耐溶剂性能先提高后略有下降,耐热稳定性提高,结晶度先增大后减小,综合考虑,当EUG用量为60份时可制得综合性能较佳的TPV;随着EUG用量的增加,PP球晶完整性下降,存在无定形区,TPV接近均相体系。  相似文献   
9.
将碳纳米管(CNTs)添加到天然橡胶(NR)中制备了CNTs/NR复合材料,考察了CNTs的管径和用量对复合材料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管径相同时,随着CNTs用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正硫化时间延长。随着CNTs用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相同管径件下,CNTs的用量越大,Payne效应越强,储能模量变化越大,损耗因子也越大;而在相同用量下,CNTs的管径越大,Payne效应越弱,储能模量变化越小,损耗因子也越小。当CNTs用量为15份、管径为80 nm时,其在NR基体中的分散性最好,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温度和频率下对BR/SBR硫化胶的阻尼因数(即损耗因子,用tanδ表示)和动刚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温度下,tanδ和动刚度并未对80~130 Hz的频率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在80~130 Hz的频率下,tanδ和动刚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规律性改变,tanδ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动刚度则是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