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支座产品及半固态浆料充型凝固特点,选用压射比压70MPa,压射速度为1.5m/s,浇注温度590℃,模具预热温度为220℃,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确定半固态压铸模具的设计方案。设计并制造出支座半固态铸模具。通过支座半固态压铸实验,压铸充型凝固过程非常平稳,得到了合格的支座产品,证实了数值模拟结果及模具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Ni-Cr系合金靶材在溅射镀膜工业中应用广泛,结合材料计算模拟和少量关键实验,定量化地研究了Ni-Cr系合金材料在热处理过程的相结构、相转变和显微组织特征,以及离子束溅射中入射离子与Ni-Cr系合金靶材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考察了溅射镀膜工艺中的影响因素,确定了离子束溅射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真空感应悬浮熔炼技术,获得纯净、均匀的合金锭,结合相图分析,确定了一系列合金的热处理工艺,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了合金试样的显微组织和物相结构。结果表明:Ni-Cr系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微区成分对热处理工艺较为敏感,在1000~1200℃的范围内,BCC相中Ni元素的原子含量从5%变为30%。提出了适宜的均匀化热处理工艺,以便获得组织和成分比较均匀的高品质Ni-Cr系合金靶材。当Ni元素的原子含量在20%~70%时,均匀化热处理在1200~1300℃之间比较适宜,而均匀化退火时间随退火温度的选取高低而不同,在2~24 h的范围内变动。基于随机级联碰撞理论和蒙特卡洛方法,对离子束溅射中入射离子与Ni-Cr系合金靶材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模拟的结果表明,由于Ni和Cr的原子表面能较为接近,Ni-Cr系合金靶材的溅射产物成分与靶材成分不发生明显偏差,有利于靶材成分的选择和薄膜成分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Fe0类Fenton氧化处理农药中间体废水过程中的最适Fe0和H2O2投加量、初始pH值和最佳处理时间,研究了处理后出水BOD5/CODCr(B/C)值、体系中亚铁和总铁含量以及·OH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e0类Fenton体系中,最适Fe0投加量为6.59 g/L,H2O2投加量为3.33 g/L,初始pH=3,处理时间为50 min, CODCr去除率达到42.50%。相比于传统Fenton体系,Fe0类Fenton体系CODCr 去除率提高了约17%,出水B/C值达到0.34,加速了·OH的产生,H2O2添加量明显减少,铁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可以有效减少含铁污泥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矩阵变换器的一种安全换流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矩阵变换器由于换流困难始终无法在大功率环境中得到推广应用,该文在传统的电压型两步换流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过渡区间采用四步换流的安全换流策略,在电压接近的换流两相之间插入3个安全续流状态来实现换流,避免了电流型换流法小电流检测困难的问题,解决了原来换流法换区间时容易短路的现象,完善了电压型换流策略。该策略不仅对输入输出波形影响较小,而且实现较为简单,系统开关损耗也不会增长很多。全压380 V输入和5 kW功率输出实验结果表明,该换流策略是可行的。提出的新型换流策略可在大功率交-交电力变换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