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2.
为贯彻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上海市住宅发展局已连续三年积极推广菜单式全装修住宅。并明确住宅建设单位是第一责任人,对全装修住宅负全面责任。但从笔亲自参加市住宅发展局组织的对全市全装修房进行检查中发现,有些第一责任人还没有完全负起第一责任。当前的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3.
黄冠  姜权  郭灿城 《化学试剂》2005,27(5):261-264,306
用紫外和红外光谱技术考察了含氮生物高分子甲壳素和壳聚糖对四苯基铁卟啉的固载差异性,并研究了这种差异对四苯基铁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比甲壳素通过分子间力对四苯基铁卟啉有更强的吸附固载能力,它们对四苯基铁卟啉的吸附平衡常数分别为9.68×104和6.80×104L/mol。这种吸附能力差异引起所固载的铁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的性能差别。在相同的催化反应条件下,载体对铁卟啉吸附能力越强的催化剂催化环己烷氧化生成酮和醇的速率越快,获得越高的产物选择性和催化剂转化数。  相似文献   
4.
硝酸铈铵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冠 《化学试剂》1998,20(2):82-86,98
就近10年来硝酸铈铵在硝化及硝酸酯化,氧化和催化氧化,引发加成和聚合等方面进行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采用有限元分析和镦粗试验研究了不同伺服驱动模式下AZ31镁合金在镦粗变形过程中的变形行为,并观察了镦粗前后镁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为250℃的条件下,采用伺服低速匀速驱动模式和伺服减速驱动模式均有利于减小镦粗试样的损伤值、变形过程中的温差以及变形载荷;在伺服减速驱动模式下,镦粗后可获得更加细小的等轴晶组织,该模式有利于镁合金动态再结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曾亚波  黄冠 《电测与仪表》1995,32(10):19-23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研制的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试验源。该试验源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数字合成正弦波和负反馈稳流功率放大等先进技术,用软件控制cosΦ和实现电流开路保护,整机功能强,结构简单,文中对硬件配置和软件实现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电力企业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垄断经济体制,向着新能源企业的方向发展,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电力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业务流程,积极拓展业务,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高品质、可靠、安全的服务,所以,从根本上做好电力业扩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初装修住宅是近年来住宅建设的趋势,是受大多数群众喜欢的一种建筑模式。本文作者结合工程实践简要介绍了初装修住宅室内给排水管道设置的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使用鸡蛋蛋白(HEW)作为载体,制备鸡蛋白四苯基锰卟啉(Mn-TPP/HEW)催化剂并进行表征.考察该催化剂在不同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反应条件下的催化活性及其催化氧化乙醇生成乙醛和乙酸的能力.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该催化剂得到的乙醇转化率和选择性(乙醛+乙酸)分别为18.3%、70.5%.并初步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
熊鑫  章新华  黄冠  卢海杰  兰英 《鱼雷技术》2010,18(6):436-440
该文系统地研究了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MVDR)聚焦波束形成方法的定位性能,特别是对该方法定位性能受某个参数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首先分析了近场情况下线列阵接收信号的模型,然后分别推导了常规聚焦波束形成和MVDR聚焦波束形成的定位原理。仿真比较了这两种定位方法的定位性能,以及MVDR聚焦波束形成被动定位方法在不同的阵元间距和不同的目标距离情况下的定位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聚焦波束形成相比,MVDR近场聚焦波束形成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减小了"混叠"影响,具有更为平滑的背景和更低的旁瓣级,同时认为,为了得到比较好的定位效果,目标应处于相对于"近场"的位置,从而为目标精确定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