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8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N-N'-4,4'-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BMI)改性丁腈橡胶,并将其增韧的酚醛树脂应用于聚合物基摩擦材料中.通过对同一摩擦材料配方体系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改性树脂得到的摩擦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如冲击强度、吸油、吸水性能及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表征,对比研究了采用不同BMI改性工艺后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指出以8%BMI改性的制品较为优良.  相似文献   
2.
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高吸油树脂,考察了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种类、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分散剂用量对高吸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m(甲基丙烯酸十二酯)∶m(苯乙烯)=4∶3、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用量(占单体混和物的质量分数)为0.8%、交联剂二乙烯基苯用量(占单体混和物的质量分数)为0.8%、分散剂聚乙烯醇用量(占单体混和物的质量分数)为3%时,所合成的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高吸油树脂对甲苯和三氯甲烷的吸油率分别为13.9,24.6g/g。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和示差扫描量热法对高吸油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制得的产物为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物,其使用温度可达130℃。  相似文献   
3.
马占兴  黄凯兵  胡旺顺 《石油化工》2005,34(12):1198-1202
采用静态水溶液法制备了高填充比例的聚丙烯酸钠-高岭土复合吸水性树脂(简称复合树脂),考察了聚合温度、丙烯酸单体的含量、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高岭土含量对复合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和示差扫描量热法对复合树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树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聚合温度70℃,丙烯酸单体的质量分数30%,丙烯酸中和度70%,引发剂占单体的质量分数0.1%,交联剂占单体的质量分数0.08%,高岭土占单体的质量分数5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树脂对蒸馏水的吸水率为834 g/g,对质量分数0.9%的NaC l溶液的吸水率为81 g/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树脂是一种典型的海-岛结构,丙烯酸和高岭土之间存在接枝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48 V微混系统起动发电一体机(IBSG)的电磁噪声情况,对影响电机电磁噪声的电磁力波和固有频率两个重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根据电磁噪声产生机理,给出了降低电磁噪声的改进措施,并对比分析了改进前后的电磁噪声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给出的改进措施能够较好地抑制电机电磁噪声,对48 V微混动力系统NVH性能开发有...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速剪切制备复合硫化剂水分散体,乳液物理共混制备橡胶/织物复合用水基胶乳胶粘剂。研究了水乳胶粘剂中各组分的比例对粘接强度的影响,同时对胶粘剂的贮存稳定性、胶粘剂胶膜的力学性能和胶粘剂中各组分胶乳的相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氯丁胶乳/天然橡胶胶乳/苯丙乳液/复合硫化剂水分散体/萜烯树脂乳液的比例(质量比)为5∶5∶1.5∶3∶1.5时,胶粘剂粘接效果最好,胶粘剂的T型剥离强度可以达到2.82 MPa(达到市售溶剂型胶粘剂粘接强度的85%)。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乳液聚合条件对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胶粒子大小、粒径分布以及乳液Zeta电位的影响,得出:在强酸性条件下,不易制得稳定PVAc乳液;在弱酸性条件下制得乳液的乳胶粒子粒径较小,粒径分布较宽,且存在两种电性相反电荷;在中性条件下所制得的乳胶粒径较大,分布较窄,存在两种Zeta电位;在碱性条件下制得的乳胶粒径最大,分布最窄,且只存在一种Zeta电位。  相似文献   
7.
将连续炭纤维束用自制的空气梳分散成单丝状长带后, 通过采用循环伏安法的电化学方法将单体苯酚在炭纤维表面聚合成膜, 对炭纤维进行表面修饰, 以提高复合材料中炭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粘结性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苯酚电聚合膜能够增加炭纤维表面的羟基、 醚键等活性官能团, 从而提高炭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的界面粘结强度。与未进行表面修饰的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相比, 以聚苯酚膜修饰的炭纤维单丝带增强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横向拉伸强度最大提高了90%, 纵向拉伸强度最大提高了45%, 层间剪切强度最大提高了110%。实验也表明, 将炭纤维束分散成炭纤维单丝带后能够更有效地增强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考查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生产工艺参数如醋酸乙烯酯单体活性度、保护胶体聚乙烯醇、引发剂以及乳化剂用量、搅拌速度、pH值调节剂和反应温度对乳液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要制备目标使用黏度(25℃)为4 000 mPa·s左右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其优化的配方和工艺条件为:单体活性度600 s;聚乙烯醇缩醛化改性;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0.2%(其中前期种子聚合的加入量为总量的20%);乳化剂用量为单体的1.6%;聚合反应初期和后期都需加入pH值调节剂;搅拌线速度为0.6 m/s;种子聚合温度65℃,反应温度75℃.  相似文献   
9.
以有机硅树脂与酚醛树脂的共混物作为摩擦材料的黏结剂,用TG、DSC及定速摩擦实验机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共混黏结剂较纯酚醛树脂黏结剂有更高的耐热性,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系数及磨损率等均比采用纯酚醛树脂时稳定、热衰退较小、磨损率低,冲击强度提高,硬度适中。  相似文献   
10.
黄凯兵  黄志钢  尹聘希  高琳 《非金属矿》2007,30(4):65-67,70
采用不同比例的丁腈/氯醚橡胶,并用改性酚醛树脂作为半金属摩擦材料的基体材料,考察了模塑料制备工艺、后处理方式及硫化体系,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丁腈与氯醚橡胶质量比为7:3,湿法制备,经160~180℃后处理的摩擦材料的综合性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