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中微生物萃取转化合成L-PAC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包括pH、TritonX-100、底物苯甲醛、湿酵母细胞量、葡萄糖、氮源和转化时间。最后确定最佳的转化培养基配方为:底物苯甲醛0.9%,TritonX-1007.8%,葡萄糖3%,湿酵母细胞量12%,pH5.2,转化时间为6h,不添加任何氮源。在此条件下,产物L-PAC的产量为45mmol/L(约7g/L)。  相似文献   
2.
用搅拌式灌注光生物反应器对海带(Laminaria japonica)配子体细胞进行了连续培养,并研究了氮、磷两种营养元素对反应器培养海带配子体细胞的影响,首次定量描述了不同的恒定氮、磷浓度对配子体细胞生长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液氮、磷摩尔浓度比固定在16:1,NO3^-维持浓度达到0.412mmol/L时,细胞在氮、磷稳定期的比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0.118d^-1,而NO3^-稳定浓度达到约2.50mmol/L时,细胞的生长开始明显受到抑制;在抑制阀值下,建立的Monod数学模型较精确地描述了细胞生长速率和氮、磷稳定浓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为大型海藻细胞或组织的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郭雅静  王志龙  包达  齐瀚实 《化工学报》2006,57(6):1422-1425
引言 青霉素是生产β-内酰胺抗生素关键中间体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重要原材料.常规酶法水解工艺的底物为结晶青霉素,水解工艺和青霉素发酵工艺不协调;水解反应在控制pH 7~8的环境中进行,不但消耗中和剂氨而且产生工业废物[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