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高压釜试验和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并结合硫酸铜 点滴和水滴评价试验,研究了新型停用缓蚀剂LP对不同钢材及已锈蚀碳钢的停用保护缓蚀性 能和LP的缓蚀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LP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热力设备停用保护缓蚀剂.  相似文献   
2.
主要阐述了机组停运保护的必要性,介绍了适用于热力系统的各种停运保护方法,同时结合襄樊电厂实际应用情况阐述成膜缓蚀剂BW的应用,并针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锅炉汽包腐蚀问题的研究状况龚洵洁,曾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430072)(长沙电力学院长沙410077)为了完成《金竹山电厂锅炉汽包腐蚀的研究》的科研课题,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联机检索,并对国内有关电厂的锅炉汽包腐蚀问题进行了现...  相似文献   
4.
钼酸盐系列缓蚀剂在中性介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交流阻抗实验,研究了钼酸盐系列缓蚀剂在自来水中对A20碳钢的缓蚀情况,并对到盐与正磷酸盐具有缓蚀协同效应的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报导了过氧化氢—LP-1复合型钝化剂在火电厂新建125MW机组锅炉酸洗中的应用工艺和结果,并讨论了部分组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完全能满足现代大型锅炉化学清洗中的钝化要求,生成的钝化膜致密、耐蚀性能良好,实现了钝化液的无毒排放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水内冷发电机空芯铜导线的腐蚀原因,提出了4种相应的防腐蚀方法,即通过加强内冷水系统密封控制内冷水中溶解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在除盐水中加氨或采用部分凝结水控制内冷水pH值在7.5~8.0,或在内冷水旁路采用钠型混床调节内冷水为碱性,在内冷水中添加低剂量高效铜缓蚀荆和控制其他材质腐蚀产物的沉积等.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开发的新型铜缓蚀剂对铜的缓蚀效果好,加药量小,内冷水中新型铜缓蚀剂含量在5 mg/L以下,内冷水水质稳定,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加入缓蚀剂后,内冷水水质为:电导率≤2.0μS/cm,铜离子含量≤4μg/L,pH>6.8,水质合格率达99.8%.  相似文献   
7.
谢学军  龚洵洁 《化学清洗》1997,13(4):5-7,22
采用重量法、电化学法、表面分析法、研究了水中硫化物对20A的腐蚀行为,还探讨了硫化物对20A腐蚀的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中硫化物对20A有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8.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腐蚀数据库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火电厂热力设备腐蚀数据库系统 ,以通用的中文Access97库为平台 ,存放了 30余种常用金属材料在多种腐蚀介质中的腐蚀数据及相关信息 ;利用SQL查询方式 ,提供了十几种查询途径 ;报表输出采用Excel97作为报表服务器 ,实现数据库与输出报表的顺利连接 ;开发出的软件界面友善 ,并具备提供远程网上查询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盐酸溶液中苯腈类化合物对碳钢缓蚀的灰色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运用灰色理论建模思想,建立缓蚀体系的灰色缓蚀模型,研究了盐酸溶液中苯腈类化合物对碳钢缓蚀的缓蚀性能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所研究的苯腈类化合物包括苯腈类母体化合物(苯丙烯腈、苯甲腈、苯乙腈、异丙基苯乙腈)和对氯苯腈类化合物(对氯苯丙烯腈、对氯苯甲腈、对氯苯乙腈、对氯异丙基苯乙腈).研究结果表明,盐酸溶液中苯腈类母体化合物和对氯苯腈类化合物对碳钢缓蚀的缓蚀性能与分子结构参数的关系,可用GM(0,3)模型描述.缓蚀性能主要与化合物分子氰基上氮原子的净电荷密度和分子最低空轨道能量有关,氰基氮原子上的净电荷密度(绝对值)σN越高、分子的最低空轨道能量ELUMO越低,缓蚀性能越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量筛选试验,最终研制出适用于高参数大容量锅炉盐酸酸洗的新型缓蚀剂,并评价了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探讨了其缓蚀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